舟中對月

桂月宜芳夜,蘭橈愛晚洲。 鏡隨菱水泛,弦逐箭波流。 岸白非關雪,沙明不辨鷗。 移家方此夕,誰解有離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桂月:指月亮,因傳說月中有桂樹而得名。
  • 蘭橈:用木蘭樹製成的船槳,這裏代指船。
  • 菱水:菱角生長在水中的地方,泛指水面。
  • :這裏指琴絃,比喻水波的流動像琴絃的振動。
  • 箭波:形容水波快速流動,如箭一般。
  • 沙明:沙灘在月光下顯得明亮。
  • 移家:搬家,遷移住所。

翻譯

桂月照亮了美好的夜晚,我乘坐着小船,喜愛着晚上的河洲。 水面如鏡,隨着菱角叢生的水波泛起,琴絃般的波紋隨着急速的水流而動。 岸邊的白色不是因爲雪,沙灘在月光下明亮得連海鷗都難以分辨。 就在這個夜晚,我搬家了,但誰能理解我心中的離愁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月光明亮的夜晚,詩人在舟中欣賞着河洲的美景。詩中運用了許多意象,如「桂月」、「蘭橈」、「菱水」等,營造出一種幽靜而美麗的氛圍。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詩人表達了自己對離別之情的感慨。詩的最後兩句「移家方此夕,誰解有離愁」,直接抒發了詩人內心的離愁別緒,使得整首詩不僅僅是對自然美景的讚美,更是對人生情感的深刻反映。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