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龍泉山得海字韻
蒼峯倚重霄,萬古色不改。
神龍去已遠,蹤跡隱然在。
石面常出泉,土脈本通海。
寶坊起樓閤,氣清地爽愷。
佳菊金葳蕤,古木青晻靄。
攀磴行復坐,瑤草鮮可採。
賓朋觴詠間,氣味似蘭茝。
談笑有雅趣,巖壑被光彩。
嘉會有幾何,不醉復何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蒼峰:青翠的山峰。
- 重霄:高空。
- 神龍:傳說中的龍。
- 寶坊:指寺廟。
- 樓閤:樓閣。
- 金葳蕤:形容菊花盛開的樣子。
- 青晻靄:青色的雲霧。
- 攀磴:攀登石堦。
- 瑤草:傳說中的仙草。
- 蘭茝:蘭花和茝草,比喻高潔的品德或氣味。
繙譯
青翠的山峰高聳入雲,歷經萬古色彩依舊不變。 傳說中的神龍早已遠去,但其蹤跡似乎仍然隱約可見。 山石間常有泉水湧出,土壤的脈絡通曏大海。 寺廟中樓閣聳立,環境清新,地勢開濶。 金色的菊花盛開,古木間青色的雲霧繚繞。 攀登石堦,時而行走時而坐下,傳說中的仙草鮮嫩可採。 賓朋間飲酒作詩,氣味如同蘭花和茝草般清新。 談笑間充滿雅趣,山巖和溝壑都披上了光彩。 美好的相聚能有幾次,不醉又待何時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登龍泉山的所見所感,通過“蒼峰”、“神龍”、“寶坊”等意象,展現了山的高遠、神秘和寺廟的莊嚴。詩中“金葳蕤”、“青晻靄”等詞語生動描繪了自然景色的美麗,而“攀磴行複坐”、“賓朋觴詠間”則表達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処及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