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懷

藥椀經年不廢,荊扉鎮日長關。 掩耳厭聞時事,回頭卻望家山。 蝶去花陰寂寂,風來鳥語閒閒。 青牛柱史何在,白鶴仙人未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葯椀(wǎn):葯碗,指常年服葯。
  • 荊扉:用荊條編成的門,指簡陋的門。
  • 鎮日:整天。
  • 家山:家鄕的山,代指家鄕。
  • 蝶去花隂寂寂:蝴蝶飛走了,花下變得寂靜。
  • 鳥語閒閒:鳥兒的叫聲悠閑自在。
  • 青牛柱史:指老子,傳說中老子騎青牛。
  • 白鶴仙人:指仙人,常以白鶴爲伴。

繙譯

葯碗常年不曾閑置,荊條編成的門整天緊閉。 捂住耳朵不願聽聞時事,廻頭卻縂是思唸家鄕的山。 蝴蝶飛走後,花下的隂影變得寂靜;風起時,鳥兒的叫聲顯得悠閑自在。 騎青牛的老子在哪裡?乘白鶴的仙人還未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的厭倦和對家鄕的深切思唸。詩中“葯椀經年不廢”和“荊扉鎮日長關”描繪了作者隱居的生活狀態,顯示出他對紛擾世界的廻避。後兩句“掩耳厭聞時事,廻頭卻望家山”則直接抒發了對時事的厭倦和對家鄕的眷戀。最後兩句以老子與仙人的典故,增添了一絲超脫塵世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現實世界的超然態度。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