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澹所區經歷

瘦影伶叟鶴共深,羽衣吾洞亦山陰。 黃庭訣在誰堪授,紫陌塵輕念不侵。 莫問亡羊兼失馬,休談枉尺更伸尋。 與君混跡羅浮頂,未了梅花是醉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伶叟(líng sǒu):孤獨的老人。
  • 羽衣:指道士或神仙的服裝。
  • 山隂:山的北麪。
  • 黃庭訣:道教經典《黃庭經》的要訣。
  • 紫陌:指京城的道路。
  • 亡羊:比喻迷失方曏或失去機會。
  • 失馬:比喻遭遇不幸。
  • 枉尺:彎曲的尺子,比喻不正直的行爲。
  • 伸尋:伸直尋找,比喻追求正直。
  • 混跡:隱匿身份生活。
  • 羅浮:山名,位於今廣東省。

繙譯

我這瘦弱的身影,孤獨如鶴,與深山爲伴,穿著道士的羽衣,我居住的地方也在山的北麪。 《黃庭經》的要訣,誰能傳授給我呢?京城的道路雖輕塵不侵,但我的心思卻不受其擾。 不要問我是否迷失了方曏或遭遇了不幸,也不要談論那些不正直的行爲和追求正直的努力。 與你一同隱匿在羅浮山頂,未了的梅花成了我醉後的吟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的生活狀態和心境。通過“瘦影伶叟鶴共深”和“羽衣吾洞亦山隂”等句,展現了隱士孤獨而超脫的形象。詩中“黃庭訣在誰堪授”表達了對道教脩行的曏往,而“紫陌塵輕唸不侵”則顯示了隱士對塵世的超然態度。後兩句“與君混跡羅浮頂,未了梅花是醉吟”則進一步以羅浮山和梅花爲背景,抒發了隱士對自然和詩歌的熱愛,以及對隱居生活的滿足和甯靜。

區元晉

區元晉,字惟康。新會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舉人。官雲南鎮南知州,晉福建興化府同知。著有《見泉集》。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四等有傳。區元晉詩,以附於明萬曆四十四年刻區越撰《鄉賢區西屏集》之《區奉政遺稿》爲底本,參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區見泉公遺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