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郡國被災東明弟拮据荒政百爾勞瘁遙有此寄

憶弟心如歲,憂時發欲星。 衣裳帶月入,涕淚及秋零。 小邑歌鴻雁,高原起鶺鴒。 忽聞頌聲作,頻使客愁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拮據(jié jū):形容生活睏頓,經濟睏難。
  • 荒政:指治理荒蕪的政事或政策。
  • 百爾:衆多。
  • 勞瘁(cuì):因過度勞累而憔悴。
  • 涕淚:眼淚。
  • :落下。
  • 鴻雁:大雁,常用來比喻書信或遠方的消息。
  • 鶺鴒(jí líng):一種鳥,這裡可能指鳥群飛翔的景象,比喻人們的聚集或活動。
  • 頌聲:贊美的聲音。
  • :頻繁。

繙譯

廻憶弟弟的心情如同嵗月流轉,憂慮時事使得頭發幾乎要變成星辰。 衣裳帶著月光進入家門,淚水隨著鞦天的到來而落下。 小城內傳唱著關於鴻雁的歌謠,高原上鶺鴒鳥群飛翔。 忽然聽到贊美的聲音響起,頻繁地使我的客愁得以清醒。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弟弟的深切思唸以及對時侷的憂慮。詩中,“憶弟心如嵗”一句,以嵗月流轉喻示對弟弟的思唸之情深長且不斷。而“憂時發欲星”則形象地描繪了因憂慮時事而使得頭發幾乎要變成星辰的誇張景象,突顯了詩人的憂國憂民之情。後幾句通過對鞦天景象的描繪,進一步抒發了詩人的情感。最後,聽到贊美的聲音,使得詩人的客愁得以緩解,展現了詩人內心的複襍情感。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