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家池

聞道襄州好,高陽樂事多。 山公來對酒,時聽接䍦歌。 臺迥叢車馬,池清照綺羅。 徘徊撫陳跡,日暮漢江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習家池:位於湖北省襄陽市,是東漢末年名士習鑿齒的故居所在地。
  • 區大相:明代詩人。
  • 襄州:古地名,今湖北省襄陽市。
  • 山公:指習鑿齒,因其隱居山中,故稱山公。
  • 接䍦歌:指習鑿齒的歌聲。接䍦,古代的一種帽子,這裏代指習鑿齒。
  • 臺迥:高臺,指習家池中的建築。
  • 綺羅:華麗的絲織品,這裏形容池水清澈,映照出華麗的光影。
  • 徘徊:來回走動,表示留戀。
  • 漢江:流經襄陽的一條大河。

翻譯

聽說襄州是個好地方,高陽的樂事特別多。 山公(習鑿齒)來此對飲美酒,不時能聽到他那悠揚的歌聲。 高臺之上車馬喧囂,池水清澈映照着華麗的衣裳。 我在這裏徘徊,撫摸着歷史的痕跡,夕陽西下,漢江波光粼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詩人區大相訪問習家池時的所見所感。詩中,「山公來對酒,時聽接䍦歌」展現了習鑿齒的隱逸生活與詩人對其的敬仰。後兩句通過「臺迥叢車馬,池清照綺羅」進一步以景抒情,表達了詩人對習家池美景的讚美和對歷史人物的懷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通過對習家池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歷史文化的尊重。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