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宴沈道士館晚登彌羅閣和四家兄
飄颻躋霧術,容與躡虹橋。
暫赴餐霞約,何勞折桂招。
橫琴聽水近,登閣看山遙。
桃謝仍留核,松香不落膠。
客來疑鶴背,雲起類峯腰。
賭酒還逢橘,觀棋遂失樵。
羽衣明月曲,仙管白雲謠。
城闕千年在,無假嘆歸遼。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飄颻(piāo yáo):形容輕盈飄動。
- 躋(jī):登,上升。
- 容與:悠閒自得的樣子。
- 躡(niè):踩,踏。
- 虹橋:彩虹般的橋樑,比喻仙境中的橋樑。
- 餐霞:比喻仙人的飲食,指仙境中的生活。
- 折桂:比喻科舉及第,這裏指不必通過科舉也能到達仙境。
- 橫琴:橫放的琴,指彈琴。
- 桃謝:桃花凋謝。
- 羽衣:用羽毛製成的衣服,指仙人的服飾。
- 仙管:仙人吹奏的管樂器。
- 城闕:城門兩側的樓觀,這裏指城市的景象。
- 無假:不必,不需要。
- 嘆歸遼:比喻對歸鄉的渴望,這裏指不必渴望歸鄉,因爲仙境更美好。
翻譯
輕盈地登上雲霧繚繞的仙術之地,悠閒地踏過彩虹般的橋樑。 暫時赴約仙境中的餐霞之宴,無需通過科舉也能到達。 橫放琴絃,聽着近處的水聲,登上閣樓,遠眺山巒。 桃花雖已凋謝,但仍留下核,松香依舊,不落膠。 客人到來,彷彿來自鶴背之上,雲起時,如同山腰般繚繞。 賭酒時遇到橘子,觀棋時,樵夫已不見。 羽衣仙人彈奏着明月的曲調,仙管吹奏着白雲的歌謠。 城門兩側的樓觀歷經千年依舊,不必渴望歸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仙境中的景象,通過輕盈的動詞和仙境的比喻,展現了詩人對於仙境生活的嚮往和讚美。詩中「飄颻躋霧術,容與躡虹橋」等句,以飄逸的筆觸勾勒出仙境的神祕與美麗。後文通過「橫琴聽水近,登閣看山遙」等句,進一步以音樂和山水來象徵仙境的寧靜與深遠。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超脫塵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的嚮往。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