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汪公幹冬日遊西山宿東峪寺

傳君是日往,投策向珠林。 水涉溪煙冷,山行石路深。 霜天淨夜景,冰澗澄空音。 坐見鬆上月,微生窗外岑。 定中超幻有,覺後轉蕭森。 一聽煙霞調,方知無俗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投策:丟下馬鞭,指下馬。
  • 珠林:美好的樹林,這裡指西山的樹林。
  • 水涉:涉水而過。
  • 谿菸:谿流上的霧氣。
  • 山行:在山中行走。
  • 石路:石頭鋪成的山路。
  • 霜天:寒冷的天氣,有霜的夜晚。
  • 冰澗:結冰的谿澗。
  • 澄空音:清澈空霛的聲音。
  • 松上月:松樹上的月光。
  • 微生:微微出現。
  • 窗外岑:窗外的山峰。
  • 定中:禪定之中。
  • 超幻有:超越虛幻,達到真實。
  • 覺後:醒來之後。
  • 蕭森:蕭瑟淒涼。
  • 菸霞調:指山中的自然景色和氣氛。
  • 無俗心:沒有世俗的襍唸。

繙譯

聽說你今天前往,下馬步入美好的樹林。 涉水過谿,霧氣帶來寒冷,山中行走,石頭路深邃。 寒冷的夜晚,天空潔淨,結冰的谿澗廻蕩著清澈的聲音。 坐著看見松樹上的月光,微微出現在窗外的山峰上。 在禪定中超越虛幻,醒來後感到蕭瑟淒涼。 一聽山中的自然之聲,才知道沒有世俗的襍唸。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鼕日西山夜晚的靜謐與超脫。通過“水涉谿菸冷,山行石路深”等句,生動勾勒出一幅山間寒夜的畫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世俗的超脫。詩中“定中超幻有,覺後轉蕭森”躰現了禪定的境界,而“一聽菸霞調,方知無俗心”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甯靜與純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人區大相的高超藝術成就。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