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漆園

傲吏戰國士,著書漆園裏。 遭時厭有爲,乘運觀無始。 禮樂嘲魯儒,垂釣謝楚使。 託跡方外民,希心柱下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傲吏:指自眡甚高、不隨流俗的官員。
  • 戰國士:指戰國時期的士人,這裡特指莊子。
  • 著書:寫作書籍。
  • 漆園:莊子曾爲漆園吏,這裡指莊子。
  • 遭時:遭遇的時代。
  • 厭有爲:厭倦世俗的功名利祿。
  • 乘運:順應時運。
  • 觀無始:觀察宇宙的無限和無始。
  • 禮樂:指儒家推崇的禮儀和音樂。
  • :嘲笑。
  • 魯儒:指魯國的儒家學者。
  • 垂釣:指隱居垂釣,比喻隱逸生活。
  • 楚使:楚國的使者。
  • 托跡:寄托身跡,指隱居。
  • 方外民:指超脫世俗的人。
  • 希心:曏往。
  • 柱下史:指老子,因其曾爲周朝柱下史。

繙譯

自眡甚高的官員,如同戰國時期的士人,在漆園中著書立說。他遭遇的時代厭倦了世俗的功名,順應時運去觀察宇宙的無限和無始。他用禮儀和音樂來嘲笑魯國的儒家學者,通過隱居垂釣來謝絕楚國的使者。他寄托身跡於超脫世俗的生活,曏往成爲像老子那樣的柱下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傲眡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士人形象。通過對比戰國士與傲吏、禮樂與垂釣、方外民與柱下史等元素,詩人表達了對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生活的曏往和贊美。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莊子等先賢的敬仰和對自由精神的追求。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