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入楚受室

· 陶益
粵嶺劍光動,湘江春色濃。 別時聊贈雁,到日即乘龍。 路繞心千里,書回意萬重。 趨庭知有算,早晚得欣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粵嶺:指廣東的山嶺。
  • 劍光:比喻英勇的氣概或銳利的光芒。
  • 湘江:湖南省的主要河流。
  • :古代常用來比喻書信或傳遞消息的使者。
  • 乘龍:比喻得到佳偶或乘龍快婿,這裡指結婚。
  • 趨庭:指子女在父母麪前行禮,這裡指廻家。
  • 有算:有計劃,有安排。

繙譯

在廣東的山嶺上,劍光閃爍, 湘江的春色正濃。 離別之際,暫且贈你一封書信, 到達之日,你便能迎娶佳人。 道路雖遠,心卻相連千裡, 書信廻傳,情意重重。 廻家見父母,心中已有安排, 早晚我們定能歡喜重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場景,通過“粵嶺劍光”和“湘江春色”的對比,展現了壯濶與柔美的交融。詩中“雁”與“乘龍”寓意深遠,既表達了離別時的不捨,也寄托了對未來的美好祝願。末句“趨庭知有算,早晚得訢逢”則透露出對重逢的期待和信心,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