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陵:今南京的古稱。
- 浦口:地名,位於南京市北部。
- 行舟:行駛中的船隻。
- 鐘磬:古代的打擊樂器,這裏指寺廟中的鐘聲。
- 上界:指天界,神仙居住的地方。
- 煙霞:雲霧和霞光,常用來形容山中的美景。
- 前修:前輩的修行者,指過去的僧人或道士。
- 清虛:清淨虛無,形容道家或佛家的修行境界。
- 別館:別處的館舍,這裏指山中的住所。
- 燈火:燈光。
- 重門:多重的門,形容門戶森嚴。
- 曉未休:天亮了還未停止。
- 故人:老朋友。
- 三太息:三次嘆息,表示深深的感慨。
- 夷猶:猶豫不決,這裏指留戀不捨。
翻譯
在金陵的浦口繫住行舟,我又向着這座名山開始了勝景之旅。 近處聽到了鐘磬的聲音,我知道已經接近了天界;遠望煙霞,我在尋找那些前輩修行者的蹤跡。 在這清淨虛無的別館中,春天似乎永遠長存;燈火在重門之間閃爍,直到天亮也未曾停歇。 我不禁三次嘆息,懷念起我的老朋友;在雞鳴的深處,我依然留戀不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金陵浦口停舟後,前往雞鳴山遊覽的情景。詩中,「鐘磬近聞知上界,煙霞遙望覓前修」一句,通過鐘磬聲和煙霞景,巧妙地傳達了詩人對超脫塵世的嚮往和對前輩修行者的敬仰。後兩句則通過「清虛別館」和「燈火重門」的描繪,展現了山中幽靜而神祕的氛圍。結尾的「偏憶故人三太息,雞鳴深處重夷猶」則抒發了詩人對故人的深切懷念和不捨之情,使全詩情感更加豐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