澯子入京龍蔭承諸公盛贈以言因續四首於卷後

· 陶益
多年我病歸牢落,奕世承恩入夢思。 自分無能應賴汝,好將忠藎答清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澯子:人名,可能是作者的友人或晚輩。
  • 龍蔭:指得到高官顯貴的庇護或提攜。
  • :接受。
  • 諸公:各位先生,指在京的官員或文人。
  • 盛贈:豐厚的贈予。
  • 以言:用言語,指通過言語表達的贈予。
  • 因續四首:因此續寫了四首詩。
  • 卷後:詩卷的後面。
  • 多年我病歸牢落:多年來我因病歸隱,生活困頓。
  • 奕世:累世,世世代代。
  • 承恩:受到恩惠。
  • 入夢思:在夢中思念。
  • 自分:自知,自認爲。
  • 無能:沒有能力。
  • 應賴汝:應該依賴你。
  • 好將忠藎答清時:好好用忠誠和勤奮來回報這個清明的時代。

翻譯

多年來,我因病歸隱,生活困頓,世世代代都受到恩惠,我在夢中也思念着這份恩情。自知我沒有能力,應該依賴你,好好用忠誠和勤奮來回報這個清明的時代。

賞析

這首詩是陶益對澯子入京的贈言,表達了自己因病歸隱的困境和對澯子的期望。詩中,「多年我病歸牢落」一句,既表達了自己的困境,也暗示了對澯子的依賴。「奕世承恩入夢思」則表達了對先輩恩惠的思念和感激。最後兩句「自分無能應賴汝,好將忠藎答清時」,則是對澯子的鼓勵和期望,希望他能用忠誠和勤奮來回報社會。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對澯子的深厚情誼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