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門弔古

極地南浮日,敷天左衽時。 殞身徒有客,誤國始由誰。 百戰江山破,三軍慟哭辭。 海門霞幾片,猶閃舊旌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厓門:地名,位於今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
  • 弔古:憑弔古蹟,緬懷古人古事。
  • 敷天:遍天,整個天空。
  • 左衽:古代指衣襟向左掩,是異族的服飾習俗,這裏指異族統治。
  • 殞身:犧牲生命。
  • 誤國:導致國家遭受損害。
  • 三軍:泛指全軍。
  • 海門:海口,海港。
  • 旌旗:旗幟的總稱。

翻譯

在南方的極地,太陽高懸,整個天空下是異族統治的時期。 只有少數人願意犧牲生命,而國家的損害最初是由誰引起的呢? 經過百戰,江山已經破碎,全軍都在悲痛地哭泣告別。 海港邊的幾片霞光,彷彿還在閃爍着舊時的旗幟。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憑弔古蹟,表達了對歷史的深沉思考和對英雄犧牲的哀悼。詩中「敷天左衽時」一句,既描繪了異族統治的景象,也隱含了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後兩句「殞身徒有客,誤國始由誰」則直接抒發了對英雄犧牲的敬意和對誤國之人的責問。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歷史的感慨和對英雄的緬懷。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