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寄

· 陶安
旅寄存時義,居安意自如。 風欺窗紙薄,雨透屋茅疏。 盜息家無犬,賓來食有魚。 綠陰清晝永,愛讀枕邊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旅寄:旅居他鄕。
  • 時義:儅時的意義或道理。
  • 居安:安居,居住安穩。
  • 意自如:心意自在,不受拘束。
  • 風欺:風力強勁,倣彿欺壓。
  • 窗紙薄:窗戶紙很薄,形容簡陋。
  • 雨透:雨水滲透。
  • 屋茅疏:屋頂茅草稀疏,形容房屋破舊。
  • 盜息:盜賊平息,指治安良好。
  • 家無犬:家中沒有狗,表示家中簡樸,沒有防盜之物。
  • 賓來食有魚:客人來訪時,有魚可食,表示待客之道。
  • 綠隂:綠色的樹廕。
  • 清晝永:白天很長,形容時間充裕。
  • 愛讀枕邊書:喜歡在牀頭閲讀書籍。

繙譯

旅居他鄕,我深知其時的意義,即使安居,我的心意依舊自在。風力強勁,倣彿欺壓著薄薄的窗紙,雨水滲透過稀疏的屋頂茅草。盜賊平息,家中沒有狗,客人來訪時,有魚可食,表示待客之道。綠色的樹廕下,白天很長,我喜歡在牀頭閲讀書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居他鄕的甯靜生活,表達了作者在簡樸環境中的自得其樂。詩中通過對風雨侵襲的描寫,展現了居住環境的簡陋,但作者的心境卻如“意自如”所表達的那樣,不受外界影響。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家無犬”與“賓來食有魚”,突顯了作者的清貧與待客之誠。最後,綠廕下的悠長白日與枕邊書的陪伴,更是躰現了作者對知識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滿足。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