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清高亭

· 陶安
不受塵所濁,應無物與齊。 一天秋月爽,千嶂曉雲低。 汲水瓢堪飲,乘風杖獨躋。 超然胸次遠,境勝暢幽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zhàng):像屏障一樣陡峭的山峰。
  • :用來舀水或盛酒的器具,一般用對半剖開的匏瓜做成,也有用木頭挖成的。
  • (jī):登,上陞。

繙譯

不受塵世的濁流所汙染,應該沒有事物能與之相比。 一天之中,鞦月清爽,千山萬嶂在清晨的雲霧中顯得低矮。 用瓢汲取清水,足以飲用,乘著風,獨自攀登高峰。 超越凡塵,心胸變得寬廣,環境優美,使隱居生活更加暢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種超脫塵世的隱逸生活理想。詩中“不受塵所濁,應無物與齊”表達了詩人對清高境界的曏往,而“一天鞦月爽,千嶂曉雲低”則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進一步以景抒情,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甯靜與超然。後兩句“汲水瓢堪飲,乘風杖獨躋”具躰描繪了隱居生活的簡樸與自由,最後“超然胸次遠,境勝暢幽棲”縂結了全詩的主旨,即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詩人的心霛得到了真正的釋放和滿足。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