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河玆:河邊。玆,這裡。
- 麗日:明媚的太陽。
- 行色:出發前後的神態,常指旅途的情景或即將遠行的狀態。
- 拗(ǎo):折斷。
- 楊柳枝:指柳枝,常用來象征離別。
- 離懷:離別的情懷。
- 惻惻:悲傷的樣子。
- 漲潮流:潮水上漲。
- 樸棫(pǔ yù):樸樹和棫樹,這裡泛指樹木。
- 步景:隨著景物的變化,這裡指隨著旅途的進行。
- 答贈言:廻應贈送的話。
- 敏捷:反應迅速,思維敏捷。
- 幾曹植:幾乎像曹植一樣,曹植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以才思敏捷著稱。
- 才名:因才華而得的名聲。
- 玄默:深沉不語,這裡指保持低調。
- 老聃:即老子,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主張無爲而治。
- 師之:傚法,學習。
- 良有得:確實有所收獲。
繙譯
我們相互送別到了河邊,明媚的太陽照耀著我們即將出發的旅途。我親手折斷了楊柳枝,離別的情懷讓我感到悲傷。春天的潮水正在上漲,春風吹拂著樹木。隨著旅途的進行,我廻應著你的贈言,我的反應迅速,幾乎像曹植一樣。我最忌諱的就是因才華而得的名聲,希望你能保持低調。這種心意老子是知道的,學習他的思想確實有所收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友人離別的場景,通過“麗日照行色”、“手拗楊柳枝”等意象,生動地表達了離別的哀愁。詩中“最忌是才名,願子常玄默”一句,反映了詩人對名聲的淡泊態度,以及對友人保持低調的期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
陶益的其他作品
- 《 陳北溪赴任省親臨別有贈 》 —— [ 明 ] 陶益
- 《 奉答歐大侖見懷之作 》 —— [ 明 ] 陶益
- 《 送張處士歸 》 —— [ 明 ] 陶益
- 《 與王青蘿先生江門阻風二首 其二 》 —— [ 明 ] 陶益
- 《 寓金臺答東道蔣十二秀才 》 —— [ 明 ] 陶益
- 《 順德劉生惠鶴即教扎竹以闌之越月馴戲而賦此 》 —— [ 明 ] 陶益
- 《 晚泊江口別業兼答陳從事 》 —— [ 明 ] 陶益
- 《 夜酌問菊因憶方山人 》 —— [ 明 ] 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