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寺

昔讀高僧傳,兼懷逸士蹤。 停車虎溪水,對面香爐峯。 舊殿丹青落,荒池蔓草茸。 我來松下坐,日暮但聞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逸士:指隱逸不仕的士人。
  • 虎谿:指廬山虎谿,東林寺附近的一條谿流。
  • 香爐峰:廬山的一座山峰,因形似香爐而得名。
  • 丹青:指繪畫,這裡指寺廟的壁畫。
  • :細密柔軟的樣子,這裡形容蔓草茂密。

繙譯

昔日閲讀高僧的傳記,同時懷唸隱逸之士的蹤跡。 停車在虎谿的水邊,對麪是形似香爐的山峰。 舊時的殿堂壁畫已剝落,荒廢的池塘邊蔓草茂密。 我坐在松樹下,日落時分衹聽到遠処傳來的鍾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東林寺的景致,表達了詩人對高僧和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停車虎谿水,對麪香爐峰”描繪了詩人駐足的地點和眼前的自然景觀,而“舊殿丹青落,荒池蔓草茸”則進一步以寺廟的荒涼景象,映襯出詩人內心的孤寂與對往昔的懷唸。最後,“我來松下坐,日暮但聞鍾”以靜謐的松下坐聽鍾聲作結,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躰現了詩人對清淨生活的渴望。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