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令鼓子

· 高濂
馬嵬香散,羯鼓塵生。花枝解惜舊時聲。把皮腔幻出,日邊急,雨中鳴。 儼風走、漁陽甲兵。恨到無聲。方是怨,幾時平。鼓催刻漏夢魂驚。 有形無調,打不出,別離情。都付與、東風戰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馬嵬:地名,位於今陝西省興平市,唐玄宗李隆基在此地賜死楊貴妃。
  • 羯鼓: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形狀似桶,兩端蒙皮,用杖擊打。
  • 皮腔:指羯鼓的鼓面。
  • 漁陽甲兵:指安祿山叛亂時的軍隊,漁陽是安祿山的根據地。
  • 刻漏:古代計時器,通過水滴的多少來計算時間。

翻譯

馬嵬坡的香氣已經消散,羯鼓也積滿了塵埃。花枝似乎懂得珍惜舊時的聲音。將鼓皮幻化出,如同日邊急促的雨聲中鳴響。 彷彿風中奔跑的漁陽甲兵。怨恨到了無聲,纔是真正的怨恨,何時才能平息。鼓聲催促着刻漏,夢魂因此驚醒。 雖然有形卻無調,打不出別離的情意。這一切都交付給了東風,讓它去參與戰爭。

賞析

這首作品以馬嵬坡的歷史事件爲背景,通過羯鼓這一樂器的形象,抒發了對往昔的懷念和對戰爭的悲憫。詩中「花枝解惜舊時聲」一句,巧妙地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相結合,表達了深沉的哀愁。後文「鼓催刻漏夢魂驚」則進一步以鼓聲和刻漏的意象,描繪了戰爭的緊迫和人們內心的驚恐。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和平的渴望。

高濂

高濂,字深甫,號瑞南,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明萬曆年間的名士、戲曲家、養生家及書籍收藏家。工詩詞及戲曲,藏書豐富,“少嬰贏疾,復苦瞶眼”,高濂喜歡談醫道,重養生,諮訪奇方祕藥,用以治療贏疾,眼疾遂愈。曾在北京鴻臚寺任官,後隱居西湖。高濂平生著作甚豐,主要有《玉簪記》、《節孝記》、《遵生八箋》、《草花譜》、《野蔌品》、《四時幽賞》、《四時逸事》、《藝花譜》、《蘭譜》等。 ► 2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