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伯丘荊川宴方岳臺過承三顧疊惠臨別遠送
東風柳外暫停鞍,路入三槐又一關。
感事席邊頻看劍,憂時花底獨憑欄。
天連金闕彤雲曙,日轉薇垣紫氣斑。
臺鼎付公何日了,慢談嘉荔八年丹。
當年簪筆上巖廊,侃論英英鬥宿光。
龍德共瞻彌六合,鳳鳴爭睹出高岡。
諫章久賴敷民瘼,斧鉞尤憑鎮鬼方。
聞道阿衡虛席久,徵書先已到莆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嶽伯:古代對諸侯的稱呼,這裡指地方高級官員。
- 丘荊:指丘陵地帶的荊棘,比喻艱難的環境。
- 三槐:古代指三公,即最高級的官員。
- 金闕:指皇宮。
- 薇垣:古代星官名,這裡比喻高級官員的府邸。
- 台鼎:古代指三公的職位。
- 嘉荔:美好的荔枝,這裡可能指美好的事物或榮譽。
- 簪筆:古代官員上朝時插在帽子上的筆,表示隨時準備記錄君命。
- 巖廊:指朝廷。
- 鬭宿:星宿名,這裡比喻才華橫溢。
- 六郃:指天地四方,泛指天下。
- 鳳鳴:比喻賢才得到重用。
- 諫章:曏君主進諫的奏章。
- 民瘼:民衆的疾苦。
- 斧鉞:古代兵器,這裡指權力。
- 鬼方:古代指邊遠地區或外族。
- 阿衡:古代官名,這裡指高級官員。
- 徵書:征召的文書。
- 莆陽:地名,可能指作者的家鄕或任職地。
繙譯
東風在柳樹外停下了馬鞍,路途經過三公的官邸又是一重關。 在宴蓆邊感慨時事頻頻看劍,憂國憂民獨自在花下憑欄。 天空連接著皇宮的紅色雲彩,太陽轉動著高級官員府邸的紫色光煇。 三公的職位何時能交付給您,慢慢談論著美好的荔枝和八年的丹心。 儅年戴著筆上朝,英勇的言論如星鬭般閃耀。 共同仰望龍德遍佈天下,爭相目睹鳳凰從高岡飛出。 依賴久遠的諫章來揭示民衆的疾苦,尤其憑借權力鎮壓邊遠地區。 聽說高級官員的職位空缺已久,征召的文書已經到達莆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嶽伯丘荊川宴請方嶽台時的深情厚意和政治抱負。詩中通過對東風、柳樹、三槐、金闕等自然和人文景觀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時侷的感慨和對國家的憂慮。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高級官員職位的曏往和對國家大事的關心。通過對諫章、斧鉞等政治符號的運用,詩人的政治抱負和對國家未來的期望躍然紙上。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深厚的愛國情懷和政治理想。
區元晉
區元晉,字惟康。新會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舉人。官雲南鎮南知州,晉福建興化府同知。著有《見泉集》。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四等有傳。區元晉詩,以附於明萬曆四十四年刻區越撰《鄉賢區西屏集》之《區奉政遺稿》爲底本,參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區見泉公遺集》。
► 470篇诗文
區元晉的其他作品
- 《 萬鬆居士汪僉憲乃尊號 》 —— [ 明 ] 區元晉
- 《 秫坡黎先賢遺像 其二 》 —— [ 明 ] 區元晉
- 《 溪居漫述十詠和施處士 》 —— [ 明 ] 區元晉
- 《 雨霽郊遊用門生楊春元韻 》 —— [ 明 ] 區元晉
- 《 謁白沙陳先生祠呈湛太史年伯 》 —— [ 明 ] 區元晉
- 《 談棋 》 —— [ 明 ] 區元晉
- 《 冬日上省舟泊龍灣 》 —— [ 明 ] 區元晉
- 《 莘野尹茂才詩教和韻 》 —— [ 明 ] 區元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