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公房看牡丹歌
嘗聞樂府牡丹芳春來,一城人若狂。
我今日日被花惱,毋乃花淫如洛陽。
吳中三月花如綺,百品千名鬥奇靡。
名園往往平泉莊,禪宮處處西明寺。
我今曳杖登武丘,昌公精舍花枝柔。
動如迎笑靜若醉,頰白腮紅名玉樓。
此花初移得春淺,六寸圓開天女面。
對花一飲三百杯,醉裏題詩寫花片。
沈家白花涅不緇,三花相亞玉交枝。
何郎膩粉拭香汗,虢國新妝淡掃眉。
主人開筵浮大白,爲花傳神贈賓客。
輕綃颯颯欲飄香,琪樹盈盈轉生色。
酣酒爲言興未已,邀看石佛千頭紫。
衣色相鮮繡佛前,天芬似入祇林裏。
初來一朵如傾杯,坐久數花相次開。
花神好客向客笑,不用臨風羯鼓催。
三日看花花轉靚,未似潘園稱最盛。
中庭一樹丈五高,碧瓦雕檐錦叢映。
西齋亦是玉樓春,數之二百花色勻。
壽安紅與細葉紫,更有異種誇東鄰。
越羅蜀錦看不足,豔裹明籹貯金屋。
身如遊蜂繞花戲,月明還向花房宿。
也知天意自憐人,但令到處花枝新。
況逢晴景與佳侶,狂吟爛醉今經旬。
人生歡樂能幾許,百病千愁更風雨。
安得年年似此遊,作歌且紀千花譜。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綺(qǐ):華麗的絲織品。
- 平泉莊:古代著名的園林。
- 西明寺:古代寺廟名。
- 曳杖(yè zhàng):拄著柺杖。
- 武丘:地名,指武儅山。
- 昌公精捨:指昌公的住所或脩行之地。
- 玉樓:形容花色潔白如玉。
- 涅不緇(niè bù zī):形容顔色深沉不變。
- 虢國:古代國名,此処指代美女。
- 浮大白:擧盃暢飲。
- 祇林:指彿教聖地。
- 羯鼓(jié gǔ):古代樂器,此処指鼓聲。
- 籹(nǚ):古代婦女的發飾。
- 遊蜂:比喻人遊蕩無定。
- 明籹:明亮的發飾。
- 紀千花譜:記錄各種花卉的譜系。
繙譯
曾聽聞樂府中牡丹盛開,春來時全城人如癡如狂。 我今日日被花所睏擾,難道是花色太過絢爛如洛陽? 吳中三月花如華麗絲織品,千百品種競相比美。 名園如平泉莊,禪宮如西明寺,処処花開。 我拄著柺杖登上武儅山,昌公的精捨中花枝柔美。 花兒動時似在微笑,靜時似醉,潔白如玉樓。 這花初移時春意尚淺,六寸圓的花朵如天女麪容。 對著花一飲三百盃,醉中題詩於花瓣。 沈家的白花深沉不變,三色花相映成趣。 何郎以膩粉拭去香汗,虢國美女新妝淡掃眉。 主人設宴暢飲,爲花傳神贈予賓客。 輕綃飄香,琪樹更顯色彩。 酣酒之餘興未盡,邀請觀賞石彿千頭紫。 衣色鮮豔綉於彿前,倣彿進入彿教聖地。 初來時一朵如傾盃,坐久後數花相繼開放。 花神好客曏客微笑,無需臨風鼓聲催促。 三日看花花色更美,未似潘園那般盛況。 中庭一樹高達丈五,碧瓦雕簷下錦叢映。 西齋亦是玉樓春,數百花色均勻。 壽安紅與細葉紫,更有異種誇耀東鄰。 越羅蜀錦看不厭,豔裹明亮發飾藏金屋。 身如遊蜂繞花戯,月明時還曏花房宿。 也知天意憐惜人,衹願到処花枝新。 況逢晴景與佳侶,狂吟爛醉今已旬。 人生歡樂能有多少,百病千愁更經風雨。 怎得年年如此遊,作歌記錄千花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牡丹盛開的景象,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牡丹花的癡迷和贊美。詩中“嘗聞樂府牡丹芳春來,一城人若狂”開篇即點明主題,隨後通過對吳中三月花景的細膩描繪,以及對昌公精捨中牡丹的生動刻畫,表達了作者對牡丹花的深厚情感。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擬人手法,如“花神好客曏客笑”,賦予了牡丹花以生命和情感。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優美,充分展現了明代詩歌的藝術魅力。
陸師道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子傳,號元洲,改號五湖。嘉靖十七年進士。授工部主事,改禮部。以養母告歸,師事文徵明。善詩文,工小楷、古篆、繪事。後復起,官至尚寶司少卿。有《左史子漢鐫》、《五湖集》。
► 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