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牖(yǒu):窗戶。
- 疏翠:稀疏的綠色,這裏指竹葉。
- 俗塵:塵世的俗氣。
- 秋聲:秋天的聲音,多指秋風或秋蟲的鳴叫聲。
- 寒色:寒冷的色調。
- 萬個:形容竹子衆多。
- 滄江:泛指江河。
- 茅齋:茅草屋,指簡樸的居所。
- 綠筠(yún):綠色的竹子。
翻譯
在君子的庭院中種下竹子,邀請我這位山林中的隱士。 竹影搖曳,輕拂窗戶,帶來稀疏的綠意; 竹葉臨窗,拂去階前的塵世俗氣。 秋風中,竹聲愈發顯得勁健; 雨後,竹子的寒色更顯清新。 江邊茅屋旁,成千上萬的竹子,綠意盎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庭院中新種的竹子及其帶來的清新氣息。詩中,「種君庭下竹」一句即點明瞭主題,而「邀我中林人」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嚮往。通過「入牖搖疏翠」和「臨階掃俗塵」的細膩描寫,詩人展現了竹子如何爲居所帶來寧靜與脫俗。後兩句「秋聲風際勁,寒色雨中新」則進一步以秋風和雨後的景象,強調了竹子的堅韌與清新。結尾的「萬個滄江上,茅齋滋綠筠」則勾勒出一幅江邊茅屋被綠竹環繞的寧靜畫面,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之美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