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山詩樊榭

樊榭何年築,人應白日飛。 至今山客說,時駕玉麟歸。 乳蒂緣鬆嫩,芝臺出石微。 憑欄虛目斷,不見羽華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樊榭(fán xiè):指建在山中的簡陋小屋。
  • 白日飛:比喻仙人或高人隱士的離去。
  • 山客:指山中的隱士或仙人。
  • 玉麟:傳說中的神獸,這裏比喻仙人。
  • 乳蒂:指松樹新生的嫩芽。
  • 芝臺:指生長靈芝的石臺。
  • 羽華衣:指仙人的華麗衣裳。

翻譯

不知何年在這山中築起了簡陋的小屋,人們傳說屋主已如白日飛昇般離去。 至今山中的隱士們還在談論,說那時仙人駕着玉麟歸來。 松樹上新生的嫩芽依附着樹幹,靈芝從微小的石縫中生長出來。 我憑欄遠望,心中空虛,卻再也看不到那穿着華麗羽衣的仙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中隱逸的景象,通過對樊榭、山客、玉麟等元素的描寫,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乳蒂緣鬆嫩,芝臺出石微」一句,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自然景物的生機與靈性,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仙人傳說的留戀。結尾「不見羽華衣」則透露出一種淡淡的哀愁,暗示着仙人已去,留下的只有對往昔的回憶和對未來的遐想。

陸龜蒙

陸龜蒙

陸龜蒙,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裏先生,長洲(今蘇州)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後隱居松江甫裏(今甪直鎮),編著有《甫裏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爲多。 ► 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