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桃

· 韋莊
曾向桃源爛漫遊,也同漁父泛仙舟。 皆言洞裏千株好,未勝庭前一樹幽。 帶露似垂湘女淚,無言如伴息嬀愁。 五陵公子饒春恨,莫引香風上酒樓。
拼音

所属合集

#桃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桃源:指傳說中的桃花源,一個與世隔絕的理想之地。
  • 漁父:漁夫,這裏指與詩人一同遊歷的人。
  • 仙舟:比喻船隻,如同仙人所乘。
  • 洞裏:指桃源中的洞穴,暗喻隱居之地。
  • 湘女淚:湘水女神的淚水,比喻露珠。
  • 息嬀:古代美女,這裏比喻桃花。
  • 五陵公子:指富貴人家的子弟。
  • 香風:指桃花的香氣。

翻譯

曾經我像是在桃花源中自由自在地遊玩,也和漁夫一起乘着仙舟漂流。 大家都說洞裏的千株桃花很美,但我覺得還是比不上庭院前那一棵幽靜的桃花樹。 帶着露珠的桃花像是湘水女神垂下的淚水,靜靜無言的桃花像是陪伴着息嬀的憂愁。 那些富貴人家的子弟們春天裏總是有很多遺憾,不要讓桃花的香氣引誘他們上酒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桃花的深情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詩中,「桃源」和「漁父」象徵着詩人理想中的隱居生活,而「庭前一樹幽」則表達了詩人對簡樸、幽靜生活的偏愛。後兩句通過「湘女淚」和「息嬀愁」的比喻,賦予了桃花以情感和生命,增強了詩的藝術感染力。結尾的「五陵公子」與「香風」對比,暗示了詩人對世俗繁華的疏離和對自然之美的珍視。

韋莊

韋莊

韋莊,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陝西省西安市)人。晚唐政治家,詩人。廣明元年(880年)韋莊在長安應舉,黃巢攻佔長安以後,與弟妹失散,浪跡天涯。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陽寫有長篇歌行《秦婦吟》。昭宗乾寧元年(894年)進士,曾任校書郎、左補闕等職。乾寧四年(897年),李詢爲兩川宣諭和協使,聘用他爲判官。在四川時爲王建掌書記,蜀開國制度皆莊所定,官至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武成三年(910年)八月,卒於成都花林坊。葬白沙之陽。諡文靖。 ► 3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