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歌放牛

水鳥山禽雖異名,天工各與雙翅翎。雛巢吞啄即一例,遊處高卑殊不停。 則有觜鈹爪戟勁立直視者,擊搏挽裂圖羶腥。 如此等色恣豪橫,聳身往往凌青冥。爲人羅絆取材力,韋韝綵綬懸金鈴。 三驅不以鳥捕鳥,矢下先得聞諸經。超然可繼義勇後,恰似有志行天刑。 鷗閒鶴散兩自遂,意思不受人丁寧。今朝棹倚寒江汀,舂鋤翡翠參鵁鶄。 孤翹側睨瞥滅沒,未是即肯馴檐楹。婦女衣襟便佞舌,始得金籠日提挈。 精神卓犖揹人飛,冷抱蒹葭宿煙月。 我與時情大乖剌,祗是江禽有毛髮。慇勤謝汝莫相猜,歸來長短同羣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觜鈹爪戟(zī pī zhǎo jǐ):形容鳥嘴和爪子鋒利如兵器。
  • 羶腥(shān xīng):指肉食的氣味。
  • 韋韝(wéi gōu):皮製的臂套,用來繫住獵鷹。
  • 綵綬(cǎi shòu):彩色的絲帶。
  • 三驅:古代狩獵的一種方式,指三次驅趕獵物。
  • 矢下先得:指射箭捕獵。
  • 義勇:指忠誠勇敢。
  • 舂鋤(chōng chú):用杵臼搗碎。
  • 鵁鶄(jiāo jīng):一種水鳥。
  • 孤翹(gū qiào):孤獨地站立。
  • 側睨(cè nì):斜視。
  • 瞥滅沒(piē miè mò):一瞥即逝。
  • 佞舌(nìng shé):花言巧語。
  • 卓犖(zhuó luò):卓越,突出。
  • 蒹葭(jiān jiā):蘆葦。
  • 乖剌(guāi là):不和諧,不順從。
  • 慇勤(yīn qín):殷勤,熱情。

翻譯

水鳥和山禽雖然名稱不同,但大自然賦予它們同樣的雙翅。幼鳥在巢中吞食,遊走時高低不同,不停變換。 有的鳥嘴和爪子鋒利如兵器,站立直視,搏鬥時撕裂獵物,圖謀肉食。 這些鳥類色彩豪橫,聳身飛翔,常常凌駕於高空。人們用皮臂套和綵帶繫住它們,懸掛金鈴。 狩獵時不以鳥捕鳥,射箭捕獵,先得獵物,這在經典中有記載。它們超然可以繼忠誠勇敢之後,恰似有志於執行天命。 海鷗和鶴各自自在,意思是不受人命令。今天早晨,我划船靠近寒冷的江邊,看到翡翠色的鳥和鵁鶄。 孤獨地站立,斜視,一瞥即逝,未必願意馴服於屋檐下。婦女的衣襟上便有花言巧語,才能得到金籠,每天提攜。 精神卓越,揹人飛翔,冷冷地抱着蘆葦,宿於煙霧和月光中。 我與時世情感不和諧,只是江邊的鳥兒有毛髮。殷勤地請你不要猜疑,回來後與同類一起生活。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不同鳥類的描繪,展現了它們各自的生活習性和特點。詩人通過對鳥類的觀察,表達了對自然界生物多樣性的讚美,同時也隱喻了人與自然的關係。詩中「我與時情大乖剌」一句,反映了詩人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和自我放逐的態度。整首詩語言生動,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陸龜蒙

陸龜蒙

陸龜蒙,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裏先生,長洲(今蘇州)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後隱居松江甫裏(今甪直鎮),編著有《甫裏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爲多。 ► 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