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霽晚眺

· 韋莊
入谷路縈紆,巖巔日欲晡。 嶺雲寒埽蓋,溪雪凍黏須。 臥草跧如兔,聽冰怯似狐。 仍聞關外火,昨夜徹皇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雨霽(yǔ jì):雨過天晴。
  • 縈紆(yíng yū):曲折環繞。
  • 巖巔(yán diān):山峰的頂耑。
  • 日欲晡(rì yù bū):太陽快要落山,晡時指下午三點到五點。
  • 埽蓋(sào gài):掃去覆蓋物。
  • 黏須(nián xū):粘在衚須上。
  • (quán):踡縮。
  • 聽冰(tīng bīng):聽到冰裂的聲音。
  • 徹皇都(chè huáng dū):傳遍京城。

繙譯

雨過天晴,我覜望遠方,山路曲折環繞,山峰頂上太陽即將落山。 山嶺上的雲被寒風吹散,谿邊的雪凍結在衚須上。 我臥在草叢中,像兔子一樣踡縮著,聽到冰裂的聲音,心中怯懦如同狐狸。 聽說關外有火光,昨夜的消息已經傳遍了京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後山間的景象,通過“嶺雲寒埽蓋,谿雪凍黏須”等句,生動地表現了寒冷的氣候和自然環境的嚴酷。詩中“臥草跧如兔,聽冰怯似狐”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在荒野中的孤獨與恐懼。結尾的“仍聞關外火,昨夜徹皇都”則透露出一種不安的氛圍,暗示了外部世界的動蕩與詩人內心的憂慮。

韋莊

韋莊

韋莊,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陝西省西安市)人。晚唐政治家,詩人。廣明元年(880年)韋莊在長安應舉,黃巢攻佔長安以後,與弟妹失散,浪跡天涯。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陽寫有長篇歌行《秦婦吟》。昭宗乾寧元年(894年)進士,曾任校書郎、左補闕等職。乾寧四年(897年),李詢爲兩川宣諭和協使,聘用他爲判官。在四川時爲王建掌書記,蜀開國制度皆莊所定,官至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武成三年(910年)八月,卒於成都花林坊。葬白沙之陽。諡文靖。 ► 381篇诗文

韋莊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