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司訓許南溟

· 區越
誰共方舟紫水濱,仙居雲水易通津。 病憐藥裹隨身慣,歌放春聲入棹頻。 天與人閒須待月,公知魚樂肯投綸。 晚風更弄桓伊笛,驚起滄江睡鶴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方舟:並排的兩隻船。
  • 紫水:紫色的水,這裏可能指某種特定的水域。
  • 仙居:神仙居住的地方,比喻隱居或風景優美的地方。
  • 通津:暢通的渡口。
  • 藥裹:藥包,指攜帶的藥物。
  • 隨身慣:習慣隨身攜帶。
  • 歌放:放聲歌唱。
  • 春聲:春天的聲音,這裏指歌聲。
  • 入棹頻:頻繁地划船。
  • 天與人閒:天空和人都顯得悠閒。
  • 肯投綸:願意放下釣線,指願意放棄捕魚。
  • 桓伊笛:桓伊的笛子,桓伊是東晉時期的音樂家,以吹笛聞名。
  • 滄江:深青色的江水,泛指江河。
  • 睡鶴羣:正在休息的鶴羣。

翻譯

誰與我在紫水之濱並排划船,仙境般的地方雲水相連,易於通行。 病中憐惜地帶着藥包,習慣了隨身攜帶,春天裏放聲歌唱,歌聲頻頻隨着划船聲響起。 天空和人都顯得悠閒,需要等待月亮的出現,你明知魚兒快樂,卻願意放棄捕魚。 晚風中,桓伊的笛聲更加動人,驚起了深青色江水中休息的鶴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與友人在紫水濱划船的寧靜畫面,通過「仙居雲水」、「春聲入棹」等意象,展現了自然美景與悠閒生活的和諧統一。詩中「病憐藥裹隨身慣」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執着,也透露出一種淡泊名利、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結尾的「桓伊笛」與「驚起滄江睡鶴羣」則增添了詩意與神祕感,使整首詩充滿了音樂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區越

區越,參校廣州中山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四年刻《鄉賢區西屏集》(簡稱萬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簡稱民國本)。 ► 5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