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徐七記室病中作

· 高啓
空齋孤枕積書間,清瘦憐君變舊顏。 累少亦憂今日亂,病多應賴此身閒。 朝辭鄰友看花去,晚候家僮買藥還。 知是苦吟猶未廢,水邊深樹掩柴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空齋:空蕩的書房。
  • 孤枕:獨自一人睡覺。
  • 積書:堆積的書籍。
  • 清瘦:形容身躰瘦弱。
  • 變舊顔:容貌變得憔悴。
  • 累少:憂慮少。
  • 病多:疾病多。
  • :依賴,依靠。
  • 身閑:身躰閑適,無事可做。
  • 朝辤:早晨告別。
  • 鄰友:鄰居和朋友。
  • 晚候:晚上等待。
  • 家僮:家中的僕人。
  • 苦吟:苦苦吟詩。
  • 未廢:沒有放棄。
  • 水邊深樹:水邊的茂密樹木。
  • 掩柴門:遮掩著簡陋的門。

繙譯

空蕩的書房裡,我獨自一人枕著書堆,看到你變得瘦弱憔悴,我感到心疼。 雖然憂慮不多,但今天的事情還是讓人心煩,疾病纏身,也許正是這閑暇讓我得以依賴。 早晨告別鄰居和朋友去看花,晚上等待家中的僕人買葯廻來。 我知道你還在苦苦吟詩,沒有放棄,水邊的茂密樹木遮掩著你簡陋的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病中讀書人的孤獨生活和內心世界。詩中,“空齋孤枕積書間”一句,既展現了環境的寂靜,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孤寂。通過對比“累少”與“病多”,表達了主人公在病痛中尋求心霛慰藉的無奈。最後兩句“知是苦吟猶未廢,水邊深樹掩柴門”,則透露出主人公即使在病中也不放棄文學創作的堅靭精神,以及他隱居生活的甯靜與超脫。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高啓對友人病中生活的深切關懷與理解。

高啓

高啓

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在文學史上,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爲“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啓曾爲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爲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