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賈文學以郡薦赴禮部試畢歸吳

· 高啓
匹馬都門候曉開,吳公新薦賈生來。 郡中方待傳經業,闕下先稱射策才。 寒食杏花江店雨,春衣柳絮驛程埃。 慚予東掖叨陪講,難把長幹送別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匹馬:一匹馬。
  • 都門:京城的城門。
  • 候曉:等待天亮。
  • 吳公:指推薦賈生的官員。
  • :推薦。
  • 賈生:指賈文學。
  • 傳經業:傳授經典學問。
  • 闕下:宮闕之下,指朝廷。
  • 射策才:指有策略和才華的人。
  • 寒食:清明節前一天,古代有禁火三日的習俗,稱爲寒食節。
  • 杏花:杏樹的花,春季開放。
  • 江店:江邊的客棧。
  • 春衣:春天的衣服。
  • 柳絮:柳樹的種子,春天隨風飄散。
  • 驛程:旅途。
  • :塵土。
  • 東掖:東邊的宮廷,指朝廷。
  • 叨陪:謙辤,表示陪伴。
  • :講學或講授。
  • 長乾:古代南京的一條街道,這裡指送別的地方。
  • 送別盃:送別時擧盃飲酒。

繙譯

一匹馬在京城門口等待天亮開啓,吳公新近推薦的賈生來到了。 郡中正等待他傳授經典學問,朝廷中已先稱贊他的策略和才華。 寒食節時,杏花在江邊客棧的雨中開放,春天的衣服在柳絮飄飛的旅途中沾滿塵土。 我慙愧地在東邊的宮廷陪伴講學,難以在長乾擧盃送別。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賈文學被推薦赴京考試後歸來的情景,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現了詩人對賈生的贊賞和送別時的不捨。詩中“寒食杏花江店雨,春衣柳絮驛程埃”一句,以春天的景象爲背景,巧妙地融入了寒食節的習俗和旅途的艱辛,表達了詩人對賈生旅途的關切。結尾的“慙予東掖叨陪講,難把長乾送別盃”則流露出詩人因公務繁忙而無法好好送別的遺憾之情。

高啓

高啓

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在文學史上,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爲“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啓曾爲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爲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