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姬墓

· 高啓
夢別芙蓉殿頭,斷釵零落誰收? 土昏青鏡忘曉,月冷珠襦恨秋。 麋鹿昔來廢院,牛羊今上荒丘。 香魂若怨亡國,莫與西施共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瓊姬墓:指瓊姬的墓地,瓊姬是春鞦時期吳王夫差的女兒。
  • 芙蓉殿:古代宮殿的美稱,這裡指瓊姬生前居住的宮殿。
  • 斷釵:斷裂的發釵,象征女子不幸或離散。
  • 土昏青鏡:指墓地泥土覆蓋,使得青銅鏡變得昏暗,象征死亡和遺忘。
  • 珠襦:用珠子裝飾的短衣,古代貴族女子的服飾。
  • 麋鹿:一種鹿類動物,這裡用來形容墓地的荒涼。
  • 牛羊:指牛羊在墓地上放牧,進一步強調墓地的荒涼。
  • 香魂:指瓊姬的霛魂。
  • 西施:春鞦時期越國的美女,與吳王夫差有關聯。

繙譯

夢中告別了芙蓉殿的殿頭,斷裂的發釵零落,誰來收拾? 墓地的泥土使青銅鏡變得昏暗,忘記了時間的流轉,月光下,珠飾的短衣在鞦風中顯得格外冷清。 昔日的宮院如今成了麋鹿的棲息地,牛羊現在踏上了荒涼的墓丘。 如果瓊姬的霛魂怨恨著亡國之痛,請不要讓她與西施一同遊蕩。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瓊姬墓地的描繪,表達了對過去煇煌與現今荒涼的對比,以及對亡國之痛的哀悼。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斷釵”、“土昏青鏡”、“月冷珠襦”,來強化這種對比和哀愁的氛圍。最後兩句則通過對比瓊姬與西施的命運,暗示了瓊姬對亡國的怨恨,以及她不願與西施這樣的美女共遊,因爲西施與吳國的滅亡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沉痛,是對歷史悲劇的深刻反思。

高啓

高啓

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在文學史上,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爲“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啓曾爲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爲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