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呈白沙先生

· 區越
禮罷先農鼓角喧,一牛能受幾長鞭。 畬田勸動三春首,元旦歌翻十日前。 鄰曲家家張樂事,衰遲歲歲幸豐年。 棠陰漸喜民無訟,萬戶同歌大尹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一,標誌着春天的開始。
  • :敬獻,呈遞。
  • 白沙先生:可能是指某位尊貴或有學問的人。
  • 區越:明代詩人。
  • 先農:古代祭祀農神的節日。
  • 鼓角喧:鼓聲和號角聲喧鬧。
  • 畬田:耕作的田地。
  • 三春首:春天的開始,即立春。
  • 元旦:新年的第一天。
  • 鄰曲:鄰里之間。
  • 張樂事:舉行歡樂的活動。
  • 衰遲:年老遲緩。
  • 棠陰:棠樹的陰影,比喻官吏的庇護。
  • 無訟:沒有訴訟,指社會安定。
  • 大尹:古代對地方官的尊稱。

翻譯

在立春這一天,我向白沙先生獻上這首詩。 祭祀完農神後,鼓聲和號角聲喧鬧不已,一頭牛能承受多少次長鞭的抽打呢? 春天的開始,人們開始耕作田地,元旦的歌聲在十天前就已經響起。 鄰里之間家家戶戶都舉行歡樂的活動,我這個年老遲緩的人每年都慶幸能迎來豐收年。 在棠樹的陰影下,人們慶幸沒有訴訟,萬戶人家都在歌頌大尹的賢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立春時節的鄉村景象,通過祭祀、農耕、節日慶祝等元素,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人們的喜悅。詩中「一牛能受幾長鞭」寓意着農耕的辛勞,而「鄰曲家家張樂事」則體現了節日的歡樂氛圍。結尾的「棠陰漸喜民無訟,萬戶同歌大尹賢」表達了對社會安定和官員賢明的讚美。整首詩語言樸實,意境溫馨,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讚美。

區越

區越,參校廣州中山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四年刻《鄉賢區西屏集》(簡稱萬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簡稱民國本)。 ► 5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