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蝕呈同年劉司諫

· 區越
太陰耿耿行秋宇,怪物何來掩玉蟾。 天道昭彰人共見,事機潛伏此同佔。 千家倏爾違光景,萬象終然聳具瞻。 自是羣工爭就列,同修一德佐光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太陰:月亮。
  • 耿耿:明亮的樣子。
  • 行秋宇:在秋天的天空中運行。
  • 怪物:這裏指月蝕時遮住月亮的陰影。
  • 玉蟾:月亮的別稱。
  • 天道:自然的規律。
  • 昭彰:明顯,清楚。
  • 事機:事情的徵兆或時機。
  • 潛伏:隱藏,不顯露。
  • 同佔:共同觀察預測。
  • 倏爾:突然。
  • 違光景:失去光明。
  • 萬象:世間萬物。
  • 聳具瞻:引起衆人的關注和仰望。
  • 羣工:羣臣。
  • 就列:各就其位。
  • 同修一德:共同修養一種德行。
  • 佐光謙:輔助光明和謙遜。

翻譯

月亮明亮地在秋天的天空中運行,突然出現了什麼怪物遮住了玉蟾(月亮)。自然的規律是明顯的,人們都能看到,事情的徵兆隱藏着,我們都在這裏共同觀察預測。千家萬戶突然失去了光明,但世間萬物依然引起衆人的關注和仰望。這自然引起了羣臣的注意,他們各就其位,共同修養一種德行,輔助光明和謙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中秋月蝕的景象,通過月蝕這一自然現象,詩人表達了對天道昭彰和人事潛伏的深刻思考。詩中,「太陰耿耿行秋宇」描繪了月亮的明亮和它在秋夜中的運行,而「怪物何來掩玉蟾」則形象地描繪了月蝕的發生。後兩句詩通過對天道和事機的討論,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規律和人事徵兆的洞察。最後,詩人以羣臣的反應作爲結尾,強調了共同修養德行以輔助光明和謙遜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事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區越

區越,參校廣州中山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四年刻《鄉賢區西屏集》(簡稱萬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簡稱民國本)。 ► 5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