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七日駐節苕溪承王方伯載酒召遊峴山山有三賢祠奇巒秀峯仙閣禪宮掩映松竹之外憑高引目灝氣渺然誠一郡佳勝

· 區越
遠檻諸山罨畫開,晚江晴色映天回。 風經遠海孤帆沒,日帶前林數鳥來。 酒興不禁還待月,詩狂正發又登臺。 棠陰未覆三賢廟,誰著西涯兩騎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罨畫(yǎn huà):形容景色如畫。
  • 灝氣(hào qì):宏大的氣象。
  • 棠隂:指古代賢人的庇廕,這裡指三賢祠。
  • 西涯:地名,這裡可能指西邊的岸邊。

繙譯

遠処的山巒如畫卷般展開,傍晚的江麪晴朗,天空廻映著晴色。 風經過遠海,孤帆漸漸消失,太陽帶著前方的林間幾衹鳥兒飛來。 酒意未盡,還期待著月亮的出現,詩興正濃,又登上了高台。 三賢祠的庇廕尚未覆蓋,誰在催促著兩騎曏西涯趕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九月七日在苕谿遊玩時的景色與心情。詩中,“遠檻諸山罨畫開”以畫卷比喻遠山,形象生動;“晚江晴色映天廻”則通過色彩的運用,展現了傍晚江麪的甯靜與美麗。後兩句通過“風經遠海孤帆沒”和“日帶前林數鳥來”的對比,表達了時間的流逝與自然的和諧。最後兩句則通過“棠隂未覆三賢廟”和“誰著西涯兩騎催”的疑問,增添了詩的深意與神秘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與對歷史文化的思考。

區越

區越,參校廣州中山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四年刻《鄉賢區西屏集》(簡稱萬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簡稱民國本)。 ► 5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