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江上

笙歌十里釀閒愁,水郭涼風五月秋。 雙槳玉壺供野酌,六衢香粉翳中流。 搴芳日麗芙蓉浦,聽技雲生翡翠舟。 幽況早同漁父適,釣竿無恙狎沙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午日:端午節。
  • 笙歌:指音樂和歌聲。
  • :引發,產生。
  • 水郭:水邊的城郭。
  • 雙槳:指划船的雙槳。
  • 玉壺:比喻清澈的酒。
  • 野酌:在野外飲酒。
  • 六衢:指繁華的街道。
  • 香粉:指女子的脂粉,這裏比喻繁華景象。
  • :遮蔽。
  • 搴芳:採摘花草。
  • 日麗:陽光明媚。
  • 芙蓉浦:荷花盛開的水邊。
  • 聽技:欣賞技藝表演。
  • 雲生:雲霧繚繞。
  • 翡翠舟:裝飾華麗的船隻。
  • 幽況:幽靜的景緻。
  • 漁父:漁夫。
  • 無恙:安然無恙。
  • 狎沙鷗:與沙鷗親近。

翻譯

端午節的江上,笙歌陣陣,卻勾起了我的閒愁。水邊的城郭,涼風習習,彷彿五月裏已經有了秋意。我們用雙槳划着小船,在野外享受着清澈的美酒。繁華的街道上,脂粉氣息瀰漫,遮蔽了江中的流水。

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們在荷花盛開的水邊採摘花草。雲霧繚繞中,我們欣賞着船上的技藝表演。幽靜的景緻早已讓我感到舒適,就像漁夫一樣,我的釣竿安然無恙,與沙鷗親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端午節江上的景象,通過笙歌、涼風、野酌等元素,展現了節日的閒適與自然的和諧。詩中「雙槳玉壺供野酌」一句,既表現了野外的自在,又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享受。後兩句則通過幽靜的景緻和與自然的親近,表達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嚮往和滿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人區懷年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區懷年

區懷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貢生,任太學考通判。明思宗崇禎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選,以內艱回籍,後授翰林院孔目。歸臥雲石,學赤松遊,日以賡和撰述爲事。著有《玄超堂藏稿》、《擊築吟》諸集。清光緒《高明縣誌》卷一三有傳。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