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汪天啓同年
借問何所悲,相知新別離。
掩袂各揮涕,步步不得辭。
恐墮兒女情,揮酒盡一卮。
念我同門友,高舉振羽儀。
東西各有過,與子願獨偕。
意多覺別促,情親身不違。
仰視白日速,嗟此道上泥。
久要四海志,歲年空路岐。
慷慨發我歌,我歌當向誰。
諒子重察識,會面知有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掩袂:用袖子遮住臉,形容悲傷。
- 揮涕:揮灑眼淚。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 同門友:同學。
- 羽儀:比喻高位或顯要的地位。
- 久要:長久以來的約定。
- 四海志:指遠大的志曏。
- 諒子:相信你。
繙譯
請問你爲何如此悲傷?因爲我們剛剛相識就要分別。我們各自用袖子遮住臉,揮灑著眼淚,每一步都難以說出告別的話。擔心陷入兒女情長,我們擧盃痛飲,一飲而盡。想起我們這些同學,有的已經高陞顯要。雖然我們各自東西,但我與你特別願意相伴。心中有太多的思緒,感覺別離來得太快,我們的情誼深厚,彼此不離不棄。擡頭看那白日飛逝,感歎這道路上的泥濘。長久以來的四海之志,嵗月卻讓我們在岔路上徘徊。我慷慨激昂地唱起歌來,我的歌應該唱給誰聽呢?我相信你能夠理解我,我們一定會再見麪。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與友人分別時的深情和不捨。詩中,“掩袂各揮涕”形象地描繪了離別時的悲傷場景,而“唸我同門友,高擧振羽儀”則展現了作者對同學前程的祝願。詩的結尾,“諒子重察識,會麪知有期”表達了作者對未來重逢的期待和信任。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展現了明代文人深厚的友情和豁達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