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五首

· 陸深
野曠孤亭迥,晝長花影遲。 蒹葭飛白鳥,楊柳囀黃鸝。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jiǒng):遠。
  • 蒹葭(jiān jiā):蘆葦。
  • (zhuàn):鳥兒婉轉地叫。

繙譯

原野空曠,孤立的亭子顯得格外遙遠,白晝漫長,花影緩緩移動。 蘆葦叢中,白鳥飛翔,楊柳樹上,黃鸝婉轉歌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初夏時節的甯靜景象。通過“野曠孤亭迥”和“晝長花影遲”,詩人傳達出一種空曠與甯靜的氛圍,孤亭的遙遠和花影的緩慢移動增添了時間的悠長感。後兩句“蒹葭飛白鳥,楊柳囀黃鸝”則生動地描繪了自然中的生機與和諧,白鳥在蘆葦間飛翔,黃鸝在楊柳上歌唱,搆成了一幅生動的自然畫卷,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訢賞和內心的甯靜。

陸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榮,字子淵,號儼山。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授編修。遭劉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誅,復職。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諡文裕。工書。有《儼山集》、《續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