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詩爲獻孟作

辛苦成鳧藻,遲迴得兔絲。 天留琴瑟好,人與鳳凰宜。 鮑女仙難學,蘭香笑不知。 莫教衣不著,已及散花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鳧藻(fú zǎo):比喻夫妻和睦,如鳧鳥在藻草中嬉戯。
  • 兔絲:一種植物,常用來比喻夫妻恩愛。
  • 琴瑟:古代的兩種樂器,常用來比喻夫妻和諧。
  • 鳳凰:傳說中的神鳥,常用來比喻美好的婚姻。
  • 鮑女仙:指鮑姑,傳說中的女仙,這裡比喻難以企及的高潔。
  • 蘭香:比喻美好的品質或氣質。
  • 散花時:比喻美好的時光或年華。

繙譯

辛苦地成就了如鳧鳥在藻草中嬉戯般的和睦,遲緩地得到了如兔絲般纏緜的恩愛。 天意畱給我們的是琴瑟和鳴的美好,人與鳳凰般相配的適宜。 鮑姑那樣的仙人難以學習,蘭香般的笑容卻讓人不知所措。 不要讓這美好的時光白白流逝,已經到了散花般的美好時刻。

賞析

這首作品以新婚爲主題,通過豐富的比喻和意象,表達了夫妻間深厚的感情和美好的婚姻生活。詩中“鳧藻”、“兔絲”、“琴瑟”、“鳳凰”等詞滙,都巧妙地描繪了夫妻間的和諧與恩愛。後兩句則通過“鮑女仙”和“蘭香”的比喻,暗示了新婚生活的美好與難以言喻的喜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新婚生活的美好祝願。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