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懷富平李孔德

王剪舊頻陽,尋君道路長。 歌呼還用缶,慷慨已同裳。 武帝祠三日,伊人水一方。 別來秦越隔,魂夢兩茫茫。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王剪:即王翦,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頻陽(今陝西富平)人。
  • 頻陽:古地名,今陝西富平縣。
  • :古代一種陶製的打擊樂器。
  • 慷慨:情緒激昂,充滿正氣。
  • 同裳:指志同道合。
  • 武帝祠:指漢武帝的祠廟。
  • 伊人:那個人,多指心中所思慕的人。
  • 水一方:出自《詩經·蒹葭》,意指所思之人遠在水的另一方,難以接近。
  • 秦越:秦和越,分別指陝西和浙江,比喻相隔遙遠。
  • 魂夢:夢魂,指夢中的思念。

翻譯

我懷念着富平的李孔德,就像王翦曾經頻繁往返於頻陽一樣,我尋找你的路途漫長。我們曾一起唱歌呼喊,用陶缶敲擊節奏,我們的情緒激昂,志同道合。我曾在武帝祠停留三日,而你卻像《詩經》中所描述的那樣,遠在水的另一方。自從分別以來,我們就像秦越兩地那樣相隔遙遠,我的夢魂中充滿了對你的思念,卻是一片茫然。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友人李孔德的深切懷念。詩中通過王翦、頻陽等歷史典故和地名的運用,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底蘊和地域特色。同時,詩人巧妙地借用《詩經》中的意象,將友人比作「伊人水一方」,形象地描繪了思念之情。末句「魂夢兩茫茫」更是將這種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無盡思念和無法相見的無奈。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