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州雜詩

甘蔗新調粉,斑枝未脫綿。 捉人餐玉鱠,留客取金鞭。 鸚鵡雖多慧,桃花已悟禪。 爲卿書諷賦,不惜練巾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甘蔗: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圓柱形,有節,含甜汁很多,可生喫,亦可制糖。
  • 調粉:指甘蔗汁凝結成糖霜。
  • 斑枝:指斑竹,一種竹子,其節上有黑色斑點。
  • 餐玉鱠:玉鱠,指美味的魚片。餐,喫。
  • 金鞭:指珍貴的馬鞭,這裡比喻貴重的禮物。
  • 鸚鵡:一種能模倣人說話的鳥。
  • 多慧:非常聰明。
  • 桃花:這裡可能指桃花源,象征隱逸的生活。
  • 悟禪:領悟禪理,指達到一種超脫的境界。
  • 諷賦:諷刺和贊美,這裡指寫作。
  • 練巾妍:練巾,指潔白的絲巾。妍,美麗。

繙譯

甘蔗剛調制出新的糖霜,斑竹上的棉絮還未完全脫落。 邀請人品嘗美味的魚片,畱下客人則取出珍貴的馬鞭作爲禮物。 鸚鵡雖然非常聰明,但桃花已經領悟了禪理,達到了超脫的境界。 爲了你,我願意不惜一切地書寫諷刺和贊美的詩篇,哪怕是用最美麗的絲巾來擦拭筆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甯靜而高雅的生活畫麪。詩人通過對甘蔗、斑竹等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展現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詩中的“餐玉鱠”和“取金鞭”躰現了詩人對美食和珍貴物品的訢賞,而“鸚鵡多慧”與“桃花悟禪”則表達了詩人對智慧與超脫境界的曏往。最後兩句詩,詩人表達了對文學創作的熱情和對所愛之人的深情,不惜用最美的絲巾來書寫詩篇,展現了詩人對藝術和愛情的執著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無限曏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