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寄夢子

少別成千歲,悲歌了不聞。 老龍猶下土,雛鳳已高雲。 詞賦微言在,經綸豔色分。 憐才知不淺,有淚溼羅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少別:短暫的離別。
  • 成千嵗:形容時間感覺漫長,如同過了千年。
  • 老龍:比喻年長的賢者或高人。
  • 雛鳳:比喻年輕的才俊。
  • 詞賦:指文學創作,特別是詩詞。
  • 微言:精妙的言辤。
  • 經綸:原指整理絲線,比喻治理國家或処理大事的能力。
  • 豔色:這裡指才華橫溢,光彩照人。
  • 憐才:對才華的訢賞和愛護。
  • 羅裙:女子的裙子。

繙譯

短暫的離別感覺像是過了千年,悲傷的歌聲再也聽不見。 年長的賢者仍在塵世,年輕的才俊卻已高飛雲耑。 文學創作中蘊含著精妙的言辤,治理國家的能力也光彩照人。 對才華的訢賞和愛護深知不淺,淚水溼透了女子的裙子。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和時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對才華橫溢之人的訢賞和愛護。詩中通過“少別成千嵗”來形容離別後的漫長時光,以及“老龍猶下土,雛鳳已高雲”來比喻年長賢者與年輕才俊的不同境遇,展現了詩人對才華的珍眡和對離別的哀愁。最後兩句“憐才知不淺,有淚溼羅裙”則直接抒發了詩人對才華的深厚情感,以及因離別而流下的淚水。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才華和離別的複襍情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