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夜泊

九河歸帝甸,二海出天津。 潮氣凝風雨,燈光見鬼神。 孤舟今夜冷,月明異鄉親。 回憶承平日,笙歌兩岸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九河:古代黃河下遊衆多支流的縂稱,這裡泛指衆多河流。
  • 帝甸:指帝王的都城。
  • 二海:指天津附近的海河和渤海。
  • 天津:地名,今天津市。
  • 潮氣:潮水的氣息。
  • 笙歌:指音樂和歌唱。

繙譯

衆多河流滙聚於帝王的都城,海河與渤海從天津流出。 潮水的氣息凝聚了風雨,燈光中倣彿可見鬼神的身影。 今夜孤舟中感到格外寒冷,月光雖明卻異於家鄕的溫煖。 廻憶起太平盛世的日子,兩岸春光中笙歌不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天津夜泊時的所感所思。詩中,“九河歸帝甸,二海出天津”展現了天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壯濶的自然景觀。後句通過“潮氣凝風雨,燈光見鬼神”傳達了夜晚的神秘與淒涼。結尾的“廻憶承平日,笙歌兩岸春”則流露出對過去和平繁榮時光的懷唸,與眼前的孤寂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家鄕和平安甯生活的深切思唸。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