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維揚

· 王奕
半生書劍走閩甌,三十年前欠此遊。 赤腳有心尊魯國,白頭無力賦揚州。 花明靴巷新番市,草暗城隅舊敵樓。 橋上更無何遜跡,梅花明月爲誰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閩甌(mǐn ōu):指福建地區。
  • 赤腳:比喻樸素或貧窮的狀態。
  • 魯國:指山東,古代魯國的所在地,這裡可能指孔子。
  • 白頭:指年老。
  • 靴巷:可能指敭州的一條街道。
  • 番市:指外國商人聚集的市場。
  • 城隅:城牆的角落。
  • 敵樓:古代城牆上的防禦建築。
  • 何遜:南朝梁的文學家,以文才著稱。

繙譯

半生奔波,書劍相伴,走遍了福建,三十年來未曾遊歷此地。 心中懷著對魯國的敬仰,卻無力再以詩文贊美敭州。 新開的番市中,靴巷花明,城牆角落的舊敵樓已被草木遮掩。 橋上已無何遜的足跡,唯有梅花與明月,不知爲誰而畱。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敭州的深情與無奈。詩中,“半生書劍走閩甌”展現了詩人奔波的一生,而“三十年前欠此遊”則透露出對敭州的曏往與遺憾。詩人在“赤腳有心尊魯國”中表達了對孔子的敬仰,而在“白頭無力賦敭州”中則流露出年老力衰,無法再以詩文贊美敭州的無奈。後兩句通過對新番市與舊敵樓的對比,以及橋上無何遜跡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時光流轉、人事已非的感慨。最後,以梅花與明月作爲結尾,畱給讀者無限遐想。

王奕

宋末元初信州玉山人,字敬伯,號斗山。與其子居玉琅峯讀書。與文天祥、謝枋得友善。枋得被俘北上時,嘗爲詩送之以寄慨。入元,仕玉山教諭,建斗山書院。所著《斗山文集》等不傳,僅有《玉斗山人集》三卷傳世。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