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踏莎行:一種詞牌名,莎(suō)指莎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 潤逼疏櫺(líng):潤,溼潤;逼,迫近;疏櫺,稀疏的窗格。
- 寒侵芳袂(mèi):寒,寒冷;侵,侵襲;芳袂,指女子的衣袖,這裏代指女子。
- 檢書剪燭:檢書,翻閱書籍;剪燭,剪去燭花,使燭光明亮。
- 話巴山:指談論巴山夜雨的情景,出自李商隱的《夜雨寄北》。
- 秋池回首人千里:秋池,秋天的池塘;回首,回頭看;人千里,指思念遠方的人。
- 記得彭城:彭城,地名,今江蘇徐州。
- 逍遙堂裏:逍遙堂,可能是指彭城的一個地方。
- 對牀夢破檐聲碎:對牀,指與朋友相對而臥;夢破,夢醒;檐聲碎,屋檐上的雨聲細碎。
- 林鳩(jiū)呼我出華胥(xū):林鳩,林中的鳩鳥;華胥,古代傳說中的理想國,這裏指夢境。
- 恍然枕石聽流水:恍然,忽然;枕石,枕着石頭;聽流水,聽着流水的聲音。
翻譯
溼潤的空氣迫近稀疏的窗格,寒意侵襲着女子的衣袖。梨花靜默,重重的門戶緊閉。翻閱書籍,剪去燭花,談論着巴山的夜雨,秋天的池塘邊,回首望去,思念的人遠在千里之外。 記得在彭城的逍遙堂裏,與朋友相對而臥,夢醒時屋檐上的雨聲細碎。林中的鳩鳥呼喚我離開夢境,恍惚間彷彿枕着石頭,聆聽着流水的聲音。
賞析
這首作品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夜晚的靜謐與思念之情。通過「潤逼疏櫺」、「寒侵芳袂」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溼潤而寒冷的氛圍,增強了詩詞的情感深度。詩中「檢書剪燭話巴山」一句,巧妙地融入了李商隱的詩意,表達了與遠方人的思念與對話。後半部分通過回憶與現實的交織,展現了與朋友共度的美好時光和夢醒後的孤獨感受,林鳩的呼喚和枕石聽流水的想象,增添了詩詞的夢幻色彩和超脫感。整首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展現了王國器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魅力。
王國器的其他作品
- 《 踏莎行 · 月奩勻面 》 —— [ 元 ] 王國器
- 《 踏莎行 · 巫峽雲濤 》 —— [ 元 ] 王國器
- 《 踏莎行 · 金錢卜歡 》 —— [ 元 ] 王國器
- 《 踏莎行 · 黛眉顰色 》 —— [ 元 ] 王國器
- 《 西江月 · 題洞天清曉圖 》 —— [ 元 ] 王國器
- 《 菩薩蠻 · 題倪徵君惠麓圖 》 —— [ 元 ] 王國器
- 《 踏莎行 · 金盆沐發 》 —— [ 元 ] 王國器
- 《 踏莎行 · 繡牀凝思 》 —— [ 元 ] 王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