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仇仁近題王子由隱居
涼窗暑卻扇,燠閤寒謝裘。
主人一不凡,永無俗客遊。
地高山使然,十倍百尺樓。
人品似更高,不識王公侯。
是中即洞天,何所復昆丘。
靈府能自超,玄關元不幽。
染腴匪道味,涉累非仙流。
寂靜保此室,毫髮不外求。
有書亦時讀,一日踰千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燠閤(yù gé):溫暖的閣樓。
- 謝裘:拒絕穿皮裘,意指不需厚衣。
- 洞天: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昆丘:即崑崙山,傳說中的仙山。
- 靈府:心靈深處。
- 玄關:道教中指修煉的起點,也指事物的關鍵。
- 染腴(yú):指沾染世俗的享樂。
- 涉累:涉及世俗的紛擾。
- 仙流:指修仙的人。
- 寂靜:安靜,沒有外界的干擾。
- 毫髮:極細微的事物。
- 外求:向外尋求。
翻譯
在涼爽的窗邊,連扇子都不需要,溫暖的閣樓裏,連厚重的皮裘也謝絕。主人的非凡氣質,使得這裏永遠不會有俗世之客來訪。地勢高峻,使得這裏比百尺樓還要高出十倍。主人的品格似乎更高,他不認識王公貴族。這裏就是洞天福地,還有什麼比得上崑崙仙山呢?心靈能夠自我超越,修煉的關鍵並不幽深。不沾染世俗的享樂,不涉及紛擾,不是修仙的人。保持這間屋子的寂靜,不向外尋求任何事物。有時也會讀書,一日之間彷彿過了千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居者的高潔生活,通過對比涼爽與溫暖、高峻與世俗,突出了隱居者超脫塵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詩中「洞天」、「昆丘」等道教意象,以及「靈府」、「玄關」等修煉術語,都體現了隱居者對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追求。最後,通過「寂靜保此室,毫髮不外求」和「有書亦時讀,一日踰千秋」的描述,展現了隱居者內心的寧靜與豐富,以及對時間的超越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