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董奉:東漢時期的著名醫家,傳說他擅長種植杏樹,並以杏果治病。
- 韓湘: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侄孫,傳說他擅長法術,能頃刻間使花開放。
- 錦繡:原指精美鮮豔的絲織品,這裏比喻花朵美麗。
- 團圓:指家人或親友團聚。
- 中秋: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節日,象徵團圓。
- 天色:天空的顏色,這裏指天氣。
- 春光:春天的景象,通常指溫暖和生機。
翻譯
種植的技藝傳承自董奉和韓湘,頃刻間便能綻放出如錦繡般香豔的花朵。 在這明月皎潔的團圓之夜,中秋的天氣彷彿轉變爲了春日的溫暖與生機。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王榮之中秋時節盛開的杏花,通過提及董奉和韓湘的傳說,強調了杏花開放的神奇與迅速。詩中「錦繡香」形象地描繪了杏花的美麗與芬芳。後兩句則通過對比中秋與春光的景象,表達了中秋之夜的溫馨與美好,以及杏花帶來的春意盎然之感。整體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中秋時節的別樣風情。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歷陽書事七十韻 》 —— [ 唐 ] 劉禹錫
- 《 八月初旬连日大风雨因述见闻作短歌纪災得十章 其六 》 —— [ 清 ] 姚燮
- 《 暨陽懷古二十三首有吳延陵君子之墓 》 —— [ 清 ] 繆徵甲
- 《 再題通政院王榮之八月杏花 》 —— [ 元 ] 方回
- 《 仲秋較試淨惠精舍會者六人約重九事畢置醴謝湯鞏 》 —— [ 宋 ] 蘇籀
- 《 熙寧壬子八月於洛陽妙覺寺考試舉人及還道出嵩少之間至許昌共得大小詩二十六首登嵩山十首 》 —— [ 宋 ] 蘇轍
- 《 雷峯山寮口占 》 —— [ 明 ] 釋今無
- 《 丙午八月日本修文館講席贈南菁舊同學 》 —— [ 清 ] 姚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