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困
老人無所嗜,惟書尚喜讀。
矧又晝正長,聊此展卷軸。
閱久困已極,端坐閉我目。
稍稍收神明,內觀默往復。
謂可略攲枕,童子致委曲。
心懼聖師責,美材化朽木。
倦憊不可奈,一偃寐輒熟。
何事忽驚覺,客至義當速。
與語了無味,退就一影獨。
□□□□□,尚賴有脫粟。
朱墨工未竟,點勘繼以燭。
還將夜有餘,用補日不足。
行年過七十,焉用強自勖。
起倒不由人,曷不返空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矧(shěn):況且。
- 卷軸:指書籍。
- 神明:指精神。
- 攲(qī):傾斜。
- 委曲:曲折,這裏指勸說的過程。
- 偃:躺下。
- 輒:總是。
- 曷(hé):何不。
- 勖(xù):勉勵。
翻譯
老人沒有什麼特別的嗜好,只是喜歡讀書。況且白天時間長,正好可以翻閱書籍。讀久了感到非常睏倦,便閉上眼睛靜坐。稍微收斂精神,內心默默地反思。本想稍微傾斜枕頭小睡一會兒,但童子勸說過程曲折。心中害怕聖師的責備,擔心美好的才華會變得無用。疲倦得無法忍受,一躺下就熟睡了。突然驚醒,是因爲有客人到來,按照禮儀應該迅速接待。與客人交談毫無趣味,客人離開後,我獨自一人。幸好還有剩下的粗糧可以充飢。朱墨的書寫工作尚未完成,點上蠟燭繼續勘校。夜晚還有餘暇,用來彌補白天的不足。年過七十,何必勉強自己努力。起居不由自己控制,何不回到空谷中隱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老者的生活狀態和內心世界。老者雖年事已高,但對讀書的熱愛依舊不減,白天利用時間閱讀,睏倦時則閉目靜坐,內觀自省。詩中反映了老者對生活的淡泊和對知識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和日常生活場景的刻畫,展現了老者深沉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