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鄧善之提調寫金經
二三十載鄉閭師,黃紙初除專講帷。
溧陽雖小亦新郡,學廩粗足晨昏炊。
曰事未然缺次遠,槐宮尚需蟬再嘶。
士食天祿行或使,暗中自有神扶持。
我昔識君初未髭,犀角雙盈方顙頤。
飽學武庫富蓄貯,粹行桓璧微瑕疵。
過市目不視左右,何啻董生園不窺。
含章晦美抱素蘊,修之於家朝廷知。
一室萬里限戶閾,腳跟不動名四馳。
譬諸豐城瘞寶劍,紫氣貫鬥當有時。
平生識字乃餘事,倉頡科斗揚雄奇。
飾翠泥金寫梵夾,凡善書者能辦之。
至用儒流董厥役,藉此進賢培邦基。
晦翁豈止能詩者,澹庵胡公薦以詩。
唐柳公權以筆諫,忠鯁隨事堪箴規。
去去行行勿復遲,未至烹雌炊扊扅。
白玉之堂鳳凰池,不著君輩當著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黃紙:古代官方文書用紙,此處指任命文書。
- 除:任命。
- 講帷:講學的帷幕,指講學的地方。
- 溧陽:地名,今江蘇溧陽市。
- 學廩:學校提供的糧食,指教職。
- 晨昏炊:早晚做飯,比喻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
- 缺次遠:指官職升遷的空缺和距離。
- 槐宮:指官署。
- 蟬再嘶:比喻再次得到官職的機會。
- 天祿:指官俸。
- 神扶持:比喻得到神明的幫助。
- 犀角雙盈:形容額頭寬闊,有才華。
- 顙頤:下巴。
- 武庫:比喻學識豐富。
- 桓璧:美玉,比喻品德。
- 瑕疵:缺點。
- 董生園不窺:比喻專心致志,不旁騖。
- 含章晦美:隱藏的美德。
- 抱素蘊:懷有純樸的內涵。
- 朝廷知:被朝廷所知。
- 戶閾:門檻,比喻侷限。
- 紫氣貫鬥:比喻有朝一日會顯赫。
- 倉頡科斗:古代文字,比喻學問。
- 梵夾:佛教經典。
- 儒流:儒者。
- 董厥役:監督工作。
- 進賢:選拔賢才。
- 培邦基:鞏固國家基礎。
- 晦翁:指朱熹。
- 澹庵胡公:指胡安國。
- 唐柳公權:唐代書法家。
- 筆諫:用書法表達忠言。
- 忠鯁:忠誠正直。
- 箴規:規勸。
- 烹雌炊扊扅:比喻生活困苦。
- 白玉之堂:指高官顯貴的居所。
- 鳳凰池:指朝廷。
翻譯
你作爲鄉里的老師已有二三十載,現在黃紙任命你專門負責講學。溧陽雖小,但作爲新郡,學校的糧食足以支撐你早晚的生活。雖然目前官職升遷的空缺還很遠,但槐宮中蟬聲再起,意味着你還有機會。作爲士人,你享受着天祿,行事或有所使,暗中自有神明扶持。
我初識你時,你還未長鬍須,額頭寬闊,下巴方正。你的學識如武庫般豐富,品德如美玉般無瑕。你過市時目不斜視,何止是董生園不窺,你連園子都不看一眼。你隱藏的美德和純樸的內涵,在家中修煉,終被朝廷所知。你雖一室之內,卻名揚四海,如同豐城埋藏的寶劍,紫氣終將貫鬥。
你平生識字只是餘事,倉頡科斗般的學問你都精通。用翠泥金裝飾寫梵夾,這是凡善書者都能辦到的。你至用儒流監督工作,藉此選拔賢才,鞏固國家基礎。晦翁豈止能詩,澹庵胡公也以詩薦你。唐柳公權以筆諫,忠鯁隨事堪箴規。
去吧,不要遲疑,不要等到生活困苦時才行動。白玉之堂,鳳凰池,不應由你來擔任,那該由誰來擔任呢?
賞析
這首詩是方回送別鄧善之提調寫金經的作品,詩中讚揚了鄧善之的學識、品德和才華,並預言他將有顯赫的未來。詩人通過豐富的比喻和典故,表達了對鄧善之的深厚情感和對其未來仕途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讚賞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