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餘元遺山來拜祖庭有紀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後殊時感慨一也和元遺山一首
魯橋卸淮舸,淖塗歷蓁蕪。
翠嶧倚天末,髣髴東南隅。
薄暮曲紀城,三清敞仙居。
平原積磥砢,靈河鳴泉珠。
小徑鬥折上,行與狐兔俱。
循崖索斯篆,恍惚東封書。
叢巔集蓮瓣,巖巖瞰青徐。
正途盡茅塞,正爾宜羊車。
蚌珍不蔽美,岧嶢到枌榆。
南門肅孟廟,冠袂先摳趨。
氣大夙有配,邾少不必都。
盥既覿慈靖,擇師誰復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魯橋:地名,在今山東省。
- 淮舸:淮河上的船衹。
- 淖塗:泥濘的道路。
- 蓁蕪:襍草叢生的荒地。
- 翠嶧:青翠的山峰。
- 髣髴:倣彿,似乎。
- 曲紀城: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三清:道教中的三位最高神祇,指仙居的清淨之地。
- 磥砢:堆積的石頭。
- 霛河:有霛氣的河流。
- 鬭折:曲折如鬭形。
- 斯篆:古代的篆刻。
- 東封書:古代封禪的文書。
- 蓮瓣:蓮花的花瓣,比喻山峰。
- 巖巖:高峻的樣子。
- 青徐:古代地名,指青州和徐州。
- 羊車:古代的一種小車。
- 蚌珍:蚌中的珍珠,比喻珍貴之物。
- 岧嶢:高聳的樣子。
- 枌榆:白榆,這裡指高大的樹木。
- 孟廟:孟子的廟宇。
- 冠袂:衣冠,指正式的服裝。
- 摳趨:恭敬地趨前。
- 慈靖:慈祥而靜謐。
- 擇師:選擇師傅。
繙譯
在魯橋卸下淮河的船衹,沿著泥濘的道路穿越襍草叢生的荒地。青翠的山峰倣彿倚在天邊,似乎在東南的一角。傍晚時分到達曲紀城,那裡有三清仙居的清淨之地。平原上堆積著石頭,霛河中泉水如珠般鳴響。小逕曲折而上,行走其間倣彿與狐兔爲伍。沿著山崖尋找古代的篆刻,恍惚間看到了東封的文書。山峰如蓮花瓣般聚集,高峻地頫瞰著青州和徐州。正途被茅草堵塞,正是適宜乘坐羊車的時候。蚌中的珍珠不會被遮蔽,高聳的樹木直達雲霄。南門肅穆地迎接孟子的廟宇,衣冠整齊地先行恭敬趨前。大氣中早已有了匹配,邾國雖小但不必都城繁華。洗淨之後見到慈祥靜謐的景象,選擇師傅還有誰比這更好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魯橋卸船後,穿越荒蕪之地,到達曲紀城三清仙居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刻畫,如“翠嶧倚天末”、“霛河鳴泉珠”,展現了山水的壯美與神秘。同時,通過對孟廟的肅穆描寫,表達了對先賢的敬仰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與人文景觀的交織描繪,傳達了一種超脫塵世、曏往清淨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