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餘元遺山來拜祖庭有紀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後殊時感慨一也和元遺山七首
雞豚鄰柵翁,盼盼延允譜。
仲尼土萬世,豈必志百畝。
誰知弗父何,讓德報以魯。
蟻穴幾王侯,林廟此其所。
東周禮樂心,豈不在文武。
大器信有神,予奪孰敢侮。
郟鄏鼎鉉雄,弱臂竟莫舉。
大廈庇生民,雲仍合分廡。
詩禮世其傳,嘉種無莽鹵。
庭趨揖鬚眉,返此末代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餘元遺山:指金朝的遺民元好問,字遺山。
- 祖庭:指祖師或祖先的廟宇。
- 倚歌:依照歌曲的聲調節拍。
- 先後殊時:指時間先後不同。
- 感慨一也:指感慨相同。
- 仲尼:孔子的字。
- 志百畝:指有志於治理百畝之地。
- 弗父何:指不以父親的身份自居。
- 讓德報以魯:指以謙讓的美德回報魯國。
- 蟻穴幾王侯:比喻微不足道的地方也能產生王侯。
- 林廟:指廟宇。
- 東周禮樂心:指東周時期對禮樂的重視。
- 大器信有神:指重要的器物似乎有神靈。
- 予奪孰敢侮:指給予和奪取誰敢輕視。
- 郟鄏鼎鉉雄:指郟縣和鄏縣的鼎和鉉(古代的樂器)雄壯。
- 弱臂竟莫舉:指力量不足無法舉起。
- 大廈庇生民:指宏偉的建築庇護百姓。
- 雲仍合分廡:指雲和仍(古代的樂器)合奏,分廡指分開的房間。
- 詩禮世其傳:指詩和禮是世代相傳的。
- 嘉種無莽鹵:指好的種子不會粗放。
- 庭趨揖鬚眉:指在庭院中快步上前作揖,鬚眉指男子。
- 返此末代古:指回到這個末代的古代。
翻譯
金朝的遺民元好問來到祖師廟宇,寫下了十首紀行詩,我依照這些詩的聲調節拍,雖然時間先後不同,但感慨是相同的,和元好問的七首詩。
鄰近的雞和豬,老翁盼望着延續家族的譜系。 孔子爲萬世之師,難道只是有志於治理百畝之地嗎? 誰知道不以父親的身份自居,以謙讓的美德回報魯國。 微不足道的地方也能產生王侯,廟宇就是這樣的地方。 東周時期對禮樂的重視,難道不是在於文武之道嗎? 重要的器物似乎有神靈,給予和奪取誰敢輕視。 郟縣和鄏縣的鼎和鉉雄壯,但力量不足無法舉起。 宏偉的建築庇護百姓,雲和仍合奏,分開的房間。 詩和禮是世代相傳的,好的種子不會粗放。 在庭院中快步上前作揖,回到這個末代的古代。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金朝遺民元好問的紀行詩的和詩,表達了對歷史變遷和文化傳承的深刻感慨。詩中,王奕借用孔子的形象和東周的禮樂,強調了文化的重要性和傳承的必要性。同時,通過對「大器」、「鼎鉉」等象徵性物品的提及,暗示了歷史的沉重和文化的神聖。最後,詩人以回到「末代古」的意象,表達了對古代文化的懷念和對現代文化的反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歷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