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題覺華島龍宮寺
傳聞三山駕空虛,珠宮貝闕神仙都。
茫茫弱水限舟楫,人跡不到如有無。
平生點檢江山好,秪有龍宮覺華島。
何年經創作者誰,興聖帝師孤竹老。
老人絕俗棲金沙,歲久喜舍來天家。
懸崖架壑置佛屋,突兀殿閣凌煙霞。
乃知造物開神異,故壓祇園布金地。
四顧鯨波翼寶巖,玻璃環擁青螺髻。
我生自厭薰羶腥,坐覺兩腋生清泠。
夜涼海月耿不寐,幾欲舉手捫天星。
明朝收帆落塵土,一夢迴頭散風雨。
向令坡老此經行,想不願爲天竺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駕空虛:凌空而起,形容三山高聳入雲。
- 珠宮貝闕:指神仙居住的華麗宮殿。
- 弱水:傳說中難以渡過的水域,比喻遙遠而難以到達的地方。
- 秪園:即祇園,佛教聖地之一,這裏指龍宮寺。
- 布金地:鋪設金磚的地面,形容寺廟的富麗堂皇。
- 鯨波:巨大的波浪,比喻海洋的壯闊。
- 薰羶腥:指世俗的污濁氣息。
- 捫天星:觸摸天空中的星星,形容夜晚的寧靜與高遠。
翻譯
傳聞中有三座山峯高聳入雲,如同神仙居住的珠宮貝闕。茫茫的弱水限制了舟楫,人跡罕至,彷彿存在又似虛無。我平生喜歡點檢江山美景,唯有覺華島上的龍宮寺最爲出色。不知何年何月由誰創建,興聖帝師孤竹老者。老人超脫世俗,隱居在金沙之地,歲月長久,歡喜地獻給天家。懸崖峭壁上架設佛屋,突兀的殿閣凌駕於煙霞之上。由此可知造物主開啓了神奇的異境,故意壓制祇園,鋪設金磚地面。四顧之下,巨大的波浪如同鯨魚之波,寶巖如同被翼護,玻璃般的水面環繞着青螺髻般的山峯。我生來厭倦世俗的污濁氣息,坐在這裏只覺得兩腋生出清新的涼意。夜深人靜,海上的月光明亮得讓人難以入睡,幾次想要舉手觸摸天空中的星星。明朝時,我將帆收起,落入塵土之中,一夢醒來,彷彿風雨散去。如果讓坡老(蘇軾)經過這裏,想必他也不願做天竺的主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覺華島龍宮寺的壯麗景色,通過對比傳說中的神仙居所和現實中的寺廟,表達了作者對超脫世俗、追求精神淨土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如「珠宮貝闕」、「弱水」、「鯨波」等,展現了寺廟的神祕與壯美。結尾處提到蘇軾,暗示了作者對這位文學巨匠的敬仰,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這種超凡脫俗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