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浣酒熟客至分韻得菊字

· 方回
亂離脫此生,真復類殘菊。 嚴霜百草死,愧我一影獨。 鄉鄰豪奪兒,豈不金滿屋。 或乃盜賊起,全家被屠戮。 賈禍由稔惡,寡悔勝幹祿。 聊保兩鬢白,時倒一樽綠。 客有可人至,酒適今朝熟。 隔牆馬蹄響,呵殿盛騶僕。 天邊本無物,眼若送鴻鵠。
拼音

所属合集

#十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中浣(zhōng huàn):中旬。
  • 分韻(fēn yùn):作詩時按照規定的韻部選擇韻字。
  • 亂離(luàn lí):混亂離散。
  • 真復(zhēn fù):真正。
  • 嚴霜(yán shuāng):嚴寒的霜。
  • 愧我(kuì wǒ):使我感到羞愧。
  • 鄉鄰(xiāng lín):同鄉鄰里。
  • 豪奪(háo duó):強取豪奪。
  • 盜賊(dào zéi):強盜和小偷。
  • 屠戮(tú lù):屠殺。
  • 稔惡(rěn è):積惡。
  • 寡悔(guǎ huǐ):少有後悔。
  • 幹祿(gān lù):求取官職。
  • 兩鬢(liǎng bìn):兩邊臉頰上的頭髮。
  • 可人(kě rén):令人滿意的人。
  • 呵殿(hē diàn):呵斥和殿試。
  • 騶僕(zōu pú):騎馬的僕人。
  • 鴻鵠(hóng hú):天鵝,比喻志向遠大的人。

翻譯

在十一月中旬,酒釀好了,客人來訪,我們按照規定的韻部作詩,我得到了「菊」字。

在混亂離散中逃脫了生命,真正像是殘敗的菊花。嚴寒的霜使得百草都死了,我獨自一人感到羞愧。

同鄉鄰里中的強取豪奪者,難道不是金滿屋嗎?但他們也可能因爲盜賊的興起,全家被屠殺。

招致禍患是因爲積惡,少有後悔勝過求取官職。我只好保護自己兩鬢的白髮,時常倒一杯綠色的酒。

有令人滿意的客人到來,酒正好在今天釀熟了。隔牆傳來馬蹄聲,呵斥和殿試中騎馬的僕人聲勢浩大。

天邊本來什麼都沒有,我的眼睛卻像送別鴻鵠一樣。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混亂離散的背景,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深刻反思和對個人命運的無奈感慨。詩中,「殘菊」形象地比喻了詩人在亂世中的孤寂與脆弱,而「嚴霜百草死」則進一步以自然景象象徵了社會的殘酷。詩人通過對鄉鄰豪奪與盜賊屠戮的對比,揭示了貪婪與惡行的必然惡果。最後,詩人以「兩鬢白」和「一樽綠」自況,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事的超然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